日本文人树盆景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 PenJing8|盆景吧
日本文人树盆景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2017-09-06 11:29:06  浏览:63
   日本文人树盆景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王选民大师是中国文人树盆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他对日本“文人木”的历史源流、造型形式、审美格调,及其“回流”中国大陆后的新艺术形式“文人树”均有深入研究。近日,本刊记者就文人树的话题与王大师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访谈。 

 

   记者:日本文人树(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近些年在我们中国影响甚大。时下不但效仿制作者众多,而且言论也非常热闹。您能给文人树做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王选民:要用一句话给文人树作出准确的定义很难说。但是,可以这么说,日本文人树是独具艺术风格的文人盆景。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格调高雅,自然洒脱。其树形简洁,枝法表现以少胜多,以最少的枝叶成树。外形突出树性的自然神采风韵,内在流露口文人的情趣和思想。这是日本文人树的审美要素。  

 

 

  当初日本文人树的形成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候,这个时候有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其中造就了一批或者说是一个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志向,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敬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观,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崇拜已成潮流。翰墨丹青,诗、画、礼、乐、茶艺、香道、盆栽为一体的雅好成风。文人树就是出自这些人的手下。当初并没有“文人盆栽”和“文人树”的名称。“文人树”这个美称是茌后来的明治口期才明确的。我记得在我发表于本刊2009年第1 2期的《关于文人树的思考》一文中有浅说。其实我们中国的“文入画”在发展及成熟期经历了很长时间,也是后来到了明代晚期画家董其昌才提出了“文入画”这一名称。 

 

   记者:提到我们的文入画大家都略知一二,冒昧地问王老师,它和日本的文人盆栽或者文人树有什么关系吗? 

 

   王选民:这个题目可大了去了,是学者专家的课题,本人无力论及。不过,少红,可以这么说其中的联系或说共同点都是文人所为吧。

 

    记者:对啊!这样话题可以拉开了。 

 

   王选民:说说看吧!日本文人树和中国画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日本以“文人树”盆景的形式日本民族化了。这是当时日本人的文化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他们创造了“文人树”的艺术形式。这是历史上中日国界有别、文化共享的结果吧。不同的是,两者艺术门类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盆景的艺术特色是其它艺门类难以相比的,主要是创作素材的根本区别,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的差异也很大。例如,中国文入画用的是笔墨、颜料、纸。创作时可以即兴所至,信笔而来;可以形写神,笔墨简约抒发真性情、真情趣;可以理入画,以意入画等等,随即而来都不是问题。而文人树的创作,要求首先有一个理想的活的素材。在其生长健壮的基础上实施制作,年复一年地期盼一枝一叶的生长,然后以理以法顺从自己的创作意念逐步来完成造型。所谓的即兴创作也只能面对素材产生意象,或者实施初步的创作过程。但是,盆景长期连续创作的阶段性审美过程在文人画创作中就不具备吗?  

 

  记者:从文化或艺术层面上还能找到些东西么?  

 

 王选民:是啊!我们再深入对比一下吧,中国文人画和文人树似乎从中也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1)都具有文人的情趣和创作思想性;(2)文人画和文人树都是从艺术格调上突出文雅洒脱之风;(3)创作手法上都主张简约、以少胜多而为之;(4)遵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及树、画从吾心,心从天的造型理念是一致的:(5)文人画和文人树玩的是文人情趣,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性,其艺术反映是直接观照自己,不具有功利性。换句话说都不是为了玩名玩利。以上几点看法还算吻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