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至今,有个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方面,生产者守着苗子卖不出去,另一方面,采购者找不到苗子筋疲力尽。随着景观建设理念的升级,苗木人培育精品苗的意识逐渐提升,精品苗数量也越来越多。苗木产业品质时代已经到来,行业正在洗牌,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淘汰,有特色、有品质的产品被留下来、卖出去。
这个时代,苗木的品种、品质从“加分项”变成了参与竞争的“准入证”。
这一点上,各地的受访者也有共识,经营重点是提升苗木品质。但投入更多成本和心血,是否就能获得最好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不少人深耕十年育好苗,最后一算账,刨去“情怀”,利润率可能并不乐观。
归根结底,行业盛传的“精品苗不愁卖”要实现还需具备哪些要素?
记者走访了山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苗木产区,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精品苗的持有者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在未来的苗木经营方面做好三点:土地、管理、销售渠道。
土地一一悲观中看机会,等待中蓄力
土地问题,是今年记者每次采访的必问问题。回答者普遍很含糊,“听说了消息,还没见到文件”。
“严禁土地非粮化”政策出台已有一段时间,浙江一马当先,最先行动,全国各地随后赶上,政策不同、方法不同、补偿标准不同。虽然真正行动的不多,但苗木人等靴子落地,心一直放不下来。“退苗还耕”具体将如何执行,现在难下定论。不过,在近半年的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苗木人对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悲观抗拒,到侥幸观望,再到危机中寻找方向。
说起观点的改变,不得不提一个现象一一今年苗市的“高调开场”。
据记者了解,今年夏溪等几个大花木市场上,苗木经纪人普遍忙“晕”了。夏溪花木市场上,资深经纪人戈飞从大年初二开工,直到今天,仍持续奔走在苗圃与工地之间,报价、抢货、发单子。戈飞的微信朋友圈除了形形色色的求购信息,还有一个不变的主题:“累”!
全国各地项目大量开展,带动灌木、宿根花卉、草坪需求集中释放,产品价格节节走高,不少品种更是断货许久。好行情与“退苗”有关,最先开始行动的金华、萧山等地,是灌木、宿根植物、草坪等产品的主产区,“家家有花圃,人人是苗农”。萧山、夏溪两地的花木价格也一直是全国苗市的“指导价”。
去年,“退苗”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恐慌”等副作用让当地苗农数量锐减。据不完全统计,萧山当地小苗农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产量锐减遇上集中需求,价格自然走高。
周转快的灌木、草花先“爆”了,乔木会不会在几年之后也爆了呢?《中国花卉报》之前发表过一篇名为《苗木人,苗市十年周期论真的存在吗?》的文章。文中认为,国内园林景观建设已从绿化转向美化阶段,这阶段的景观用树看重的是美观与健康,常规产品、“大路货”会慢慢“退居二线”。
在“退苗”风波之前,精品苗“一树难求”问题已经凸显。与其说“退苗”是一场“灾难”,不如说是一场“进化”。理想的情况是,原始的生产模式慢慢入不敷出,只能退出,剩下的资源再整合,集中力量生产市场需要的苗木产品。
据说,在山东,一个200亩的苗圃“包圆价”只要50万。去年,不少人扛不住资金压力,转而“打包”出售苗圃其中也有苗木品种品质都不错的。有实力的企业趁现在低价购入精品小、中规格苗储备产品,迎接未来市场。
在这场收购中,最强的“武器”是土地。记者走访了北京、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许多地方,询问多位苗木行业从业者,他们告诉记者,现在还有一个政策很受关注,那就是国家提出的“碳中和”计划,尤其在一些林地面积不多的区域,政府非常支持苗木企业建圃植树。而其中,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似乎更加突出。
2021年,在“退苗”背景下,很多地方的新建苗圃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当地相关机构合作,经营苗木的同时,开展生态、文旅、扶贫等项目,获得稳健的土地支持,乃至地租优势。土地变珍贵了,生产者自然会选择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精品苗木。
结合上述情况,记者认为,苗价会上涨,但未必会像花灌木一样全面爆发,而这种爆发是等不来的,抓住机会,练好内功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