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的5个特征分析 - PenJing8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的5个特征分析
2022-02-05 10:42:37  浏览:26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3.1村落选址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主要位于辽河平原与山脉交界的边缘处,海拔高度大约400m,且主要为满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村落多坐落于阳坡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不仅可以规避规律性的季风对于生活的影响,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形风,形成区域内的热气环流。此外,阳坡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照,形成宜居的温度。
 
高起堡村、华山村、龙岗子村、石佛村为湖泊水岸型传统村落,高起堡村位于高峰水库附近,华山村背靠医巫闾山、面向江家水库[5],龙岗子村临近龙岗水库,石佛村临近一处湖泊,其他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为河流水岸型传统村落。湖泊以及河流同样给山地型传统村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水产资源,增加整个村落的湿润度。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的5个特征分析
 
山地水岸型村落形态特征也比较鲜明,因村落整体地势变化较大,村落结构较为分散(图1),呈现出顺应地势的空间分布情况。所以村落的整体布局大多为错列式。错列式的布局,不仅可以更好地形成完整且安静的院落空间,还增加了建筑组合的方式。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中,增家寨村为层叠状分散型,新城子村为条带状集聚型,赫图阿拉村、大一村、姑嫂石村为层叠状集聚型,腰站村、石佛村、下林村、胜利村为组团状集聚型,华山村、龙岗子村、高起堡村为组团状分散型。
 
龙岗子村就是典型的山地湖泊水岸型传统村落,位于北镇古城的西北方向大约6km处,坐落在医巫闾山脚下,三面环山,开敞平原在其东侧。村子南面临近鹰嘴山,北侧耸立着烟筒山,西侧面向龙门峰,三面的山峰大多为直坡,部分为凸坡,由两侧山峰夹峙而形成的狭长负地形,呈树枝状形式分布在山体之中,一条溪流从山间自西向东留下,将整个村子分为南边和北边[6]。溪水清澈,水声潺潺,溪边绿树成荫,枝繁叶茂,使得村子的植被覆盖率高达60%以上。从空间结构上来说,龙岗子村呈现出树状分散结构。
 
整个村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村落布局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村落民居沿山脉走势呈组团状分散在风景秀丽且相对平坦的口袋形山谷之中,整体布局看起来各自独立,但是每个部分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龙岗子村错列式的建筑布局,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形成较好的通风效果,还能起到增强光照的效果。
 
3.2民居文化
 
民居特征方面,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墙体多设置较厚。厚重的墙体不仅能够分割维护空间,还具有保温隔热的重要作用。为了在漫长的秋冬季节抵御寒冷,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演变形成多种形式的特色民居。

医巫闾山地区附近包括龙岗子村在内的民居经过不断改进演进,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五花山墙式平房。从20世纪50-70年代,龙岗子村的村民开始大量建造典型的五花山墙式民居建筑,当时采用的屋顶建造形式主要为囤顶式,少量的为平顶式。考虑到村落民居的功能性以及经济性,五花山墙式建筑大多低矮紧凑,外形规整。民居建筑低矮的形式及植物绿化削弱风力,十分有利于夏季消暑纳凉,冬季防寒保暖,营造适宜的人居微气候环境。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的5个特征分析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辽河流域民居建筑不同寻常的地域性。此外,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在冬季还多采用火墙来增加室内温度。火墙是一种中空的墙体,多与灶台相连。火墙的使用,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炕作为单一供热源的缺陷。民居建筑的墙体多是由砖、石几种材料组合而成,主要为建筑运用成本低廉、便于取材的石头建造而成,也有少量以青砖和土坯作为主要材料建造而成的房屋。墙体的外部多涂抹泥土进行保暖。
 
4其他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其他型传统村落主要为不临水岸的山地型或平原型传统村落。辽宁辽河流域范围其他型传统村落共有7个,其中公主陵村与叶茂台村为山地其他型传统村落,宝力农场、得胜村、双塔村、石佛寺一村、翟家村5个村落为平原其他型传统村落。

村落空间形态上,其他型传统村落多为层叠装集聚型,层次分明,村落结构较为规整。其他型传统村落的民居院落整体较小,平面呈矩形。低矮的围墙依旧形成封闭的院落,正房位于台基之上,多朝西南向建造。

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景观的5个特征分析

主体建筑以及构筑物进行围合,形成宽敞的前院,以增大光照,抵御寒冷。院内外也多种植果蔬,供日常饮食。在建筑形式上,其他型传统村落也多采用硬山顶、硬山墙的建造形式,用材也多为砖、石、青瓦等材料。
 
5结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辽河流域辽宁段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将传统村落分类为平原水岸型、山地水岸型、其他型传统村落,并从多个方面对3种类型的传统村落进行深入探讨,重点剖析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龙岗子村的景观特征。本研究尝试丰富辽河流域传统村落相关研究,为辽河流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