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随着新的数据环境出现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基于效用导向和过程导向的ESF评估方法和空间制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评估内容方面,研究从静态的单一生态机制或经济价值转向动态的混合ESF的多视角评估,强调时空属性及演变模拟,并逐渐纳入与人居需求相关的社会文化价值评估。
空间制图方面,基于多源数据和学科交叉模型,研究尺度进一步深化、细化,从量化供需双方的空间可视化表达转向对ESF从SPA到SBA流动过程的刻画。但由于ESF从供给端到受益端的传递过程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概念内涵、研究框架、实际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空间制图方面,基于多源数据和学科交叉模型,研究尺度进一步深化、细化,从量化供需双方的空间可视化表达转向对ESF从SPA到SBA流动过程的刻画。但由于ESF从供给端到受益端的传递过程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概念内涵、研究框架、实际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1)研究内容仍以固定尺度的单一类型ESF为主,对跨区域、跨尺度的多类型ESF的权衡协同研究不足。如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供给、水量调节等供给调节服务,缺乏对城市尺度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温度调节、雨洪调节、休闲娱乐等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ESF研究。
2)对ESF服务供给的量化评估相对成熟,但服务需求的量化评估由于评估方法不统一、衡量指标不一致,评估结果往往可信度较低;空间显式模型①虽然是ESF研究的重要方向,
但大部分软件模型仍处于开发阶段,未得到广泛验证,普适性较低。
3)研究结果多停留在ESF模拟下的空间格局演变对比,以供给和需求的量化比较为主;人与自然耦合的ESF研究框架尚未形成,缺乏ESF动态反馈机制,运用到景观规划并产生实际效益的研究较少。
ESF为景观供给和人类需求提供了桥梁,是探索景观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关键,也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的过程机制尚未明确,SPANs等模型仍处于开发阶段且暂时没有突破性进展,但厘清“空间识别—量化评估—过程流动—情景模拟—网络构建”的内在逻辑和“供给—流动—需求”的反馈机制,是研究ESF动态量化和路径模拟的重要方向。
同时,在厘清ESF流动全过程机制的基础上,在多源数据融合支持下,借助空间显式模型构建多尺度融合的ESF复杂网络系统,可为不同空间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路径。
在国土空间规划等宏观层面,应明确不同类型ESF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探索不同景观要素间的传导过程,识别ESF的脆弱区域及阻断区域,可有效指导“三区三线”的划定。在绿地系统规划等中观层面,应根据人类活动对ESF的影响,借助空间显式模型精确识别ESF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优化廊道和斑块,改善ESF的传递效率,构建高连通性的蓝绿空间网络体系。
在场地景观设计等微观层面,识别影响ESF流量(密度)的关键绿色空间与建成环境的耦合模式,并总结其多维度、适应性优化调控技术,探讨模块化服务协同导向下耦合模式的优化组合与设计方法。
在场地景观设计等微观层面,识别影响ESF流量(密度)的关键绿色空间与建成环境的耦合模式,并总结其多维度、适应性优化调控技术,探讨模块化服务协同导向下耦合模式的优化组合与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