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摘要:【目的】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重构剧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政府或设计师为主导的项目运行模式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现实挑战。
【方法】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演化分析出发,以在马岔村及其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展的12年工作为例,对项目调研筹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扶助全过程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和阶段总结。
【结果】1)作为所有村民可共享共荣的物质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是重新激发和培养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抓手与“催化剂”;
2)建设的工作重心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贯穿从研究筹备到运营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专业力量支持下进行社区动员、适度引导和跟踪扶助尤为关键;
3)如何突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形成互补、互信、互助与互相成就的可持续协同机制和工作模式,依然是当前亟待多元探索的问题和应对的核心挑战。
【结论】对马岔村12年建设历程的总结,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同时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路径,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5·12汶川地震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和无止桥慈善基金(以下简称无止桥)的支持下,笔者率队于四川省会理县新安乡马鞍桥村开展了为期2年的震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1]。在此期间,为解决当地村民公共服务与活动设施匮乏的问题,团队为马鞍桥村设计并指导村民兴建了一座村民活动中心(图1)。
然而中心落成后,除集会广场和公共厕所利用率较高以外,大部分室内空间长期处于空置状态,也无人专职维护。据村民们反馈,其原因有3点:
1)相关部门承诺提供的相关必要设备、物资未全部到位;
2)各功能空间被设计为独立专属空间,多功能利用弹性不足,难以根据村民需求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3)随着空间利用定位逐渐模糊化,村民们对各空间的使用归属权产生争议,村委会只能以“锁门”来息事宁人。2020年,马鞍桥村被划为下游水电站淹没区,活动中心也被拆除,结束了10年的空置生涯。
就运行效果而言,马鞍桥村民活动中心无疑是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的一个失败案例。这种情况在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由政府或社会力量自上而下兴建的图书室、戏台、文化广场等“嵌入式”的乡村公共建筑或设施,其利用率以及村民们的认同度和拥有感普遍较低[2],不仅日常运营和维护困难,而且容易成为社区矛盾的汇聚中心。其中不乏类似马鞍桥村民活动中心这样由专业团队设计并指导兴建的项目。
从常规的建筑设计角度来看,其设计过程的相关环节,乃至建成后的实体效果,未必存在明显的问题,设计师自然可将运营不畅归结于地方政府或村民的使用不利。然而,当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出发进行审视时,就会发现这一源于城市建设且以设计师为主体的项目运行模式及其相应的设计研究策略,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动态更新发展的实际挑战。
2011年,在住建部的支持,以及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的技术支援和无止桥的资助统筹下,笔者团队以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乡马岔村为基地,启动了“现代夯土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基于系统性的试验研究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年实地调研积累,团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于村镇地区的现代夯土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成果,并采用指导当地村民工匠开展示范建设的培训模式,在马岔村及其周边地区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推广。
2013年,笔者团队结合马岔村长期缺乏公共服务与活动设施的现状需求,进一步启动了马岔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并以此作为面向西北地区的现代生土建造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正是基于马鞍桥村民活动中心项目的总结反思,团队采用多专业交叉、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历经3年的调研策划与建设,以及7年的社区陪伴扶持,如今该中心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正值该项目开展12年之际,团队借由此文总结经验与得失,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新的思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