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素材是自然的花草树木、山石泥土。这些素材均有大小、粗细、曲直等本体空间(自然空间),在自然条件下按客观自然规律生长与变化着,这种生长与变化往往是无秩序的、杂乱无章的。盆景创作的任务,就是调整这些素材杂乱无章的空间关系。所谓“造型”就是通过技艺去调整素材的自然空间,使其成为集中、概括、有序的艺术空间。
鉴赏与创作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事实上,不存在没有鉴赏的创作,更不存在没有创作实践的鉴赏,只是鉴赏感悟能力的高低程度不同,鉴别赏析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并潜移默化于创作的始终而已。一方面通过鉴赏,感知造化,借鉴传统,吸收前辈或同行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使自已从模仿制作的探索阶段进而到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创作实践;另一方面,随着创作实践的探索研讨,阅历的加深,经验的积累、深化,提高鉴赏感悟能力。如此反复交替,层层递进,逐步使二者走向高品味、高境界。也就是说,二者的发展是不断调整上升的过程。若静心思考,我们就会发规,对桩景的兴趣始发--模防制作--创作构思--诞生优秀作品这个过程,一般均遵循如下规律:人们首先始于对自然界花木的鉴赏而萌生盆植赏悦之意;其次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竞相仿效;进而筛选适合主体意趣的某一流派风格手法造型特征为模式进行制作;再进行横向取舍,纵向深掘,博采众长,因材施艺进行体现艺术个性的创作;最后感悟优秀作品的内涵,审美意蕴,并独具慧眼、匠心独运以达到作品的最高意境。为说明二者反复交替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及其关系,现试将二者发展过程定位等级公式,
1.木素材的空间关系
单棵树木制作的盆景,传统中被称为“树桩盆景”或“桩景”。桩景的空间关系,主要强调本体空间的和谐。其根、干、枝、叶、花、果,都应比例协调。树木本体的空间比例,一般按1:6:6比较合适,如10cm干径其高(长)度在60cm左右,干径与树冠比例也在这个范围内,这样的空间比例较得体。当然也有例外,如日本的“文人木”、岭南的素仁风格等。
树木主干与侧枝的空间关系,应下粗上细,逐步过渡。枝条的长度也要与树干高度相称,下长上短,使整体轮廓形成不等边三角形。
树木叶片的空间关系,应下大上小,左右平衡,前面(正面)不留枝片为好。前面不留枝片,主要是突出“骨架”(干身),才显树木的力度,这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画树法也是一致的。枝片与枝片之间一定要留有空间,且空间大小间距不能相等。枝片在传统盆景中十分讲究形状,如“云片”、“台片”、“托片”、“掌形”、“圆形”、“半圆形”等,具有严正的工艺美。但现代盆景大多喜欢自然形状,似片非片,大小不等,“闲云无意任西东”,比较自由。
树木顶冠的空间关系。树冠的大小要与树干相称,一些传统盆景的树冠做成圆平顶、半圆顶,像一个倒扣的锅底或蘑菇状,现在已很少被人颀赏。树冠的形状,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习性决定,如松树可以估成平顶;贞柏做成半圆顶;榉树做成扫帚顶;杉木可做成尖顶;古柏可做成秃顶、神枝;花果类树木做成自然顶等等,总之,不可强求一律。如把柽柳、荆条树做成圆顶,就是违背树木特性的一种强制性做法,失去了自然美。
多株树木,即造型形式中的双干式、多干式和丛林式盆景,其素材的本体空间应有粗有细、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疏有密,绝不能整齐一律。
丛林式或森林式,是现代盆景中深圳特区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构成形式,但绝大多数丛林式盆景有空间关系处理上很不理想,不是空间均等就是密不透风。这种盆景由于缺乏空间变化,给人的感觉只是密密一小丛自然的树木,没有艺术性。台湾梁悦美教授的丛林盆景,具有空间的韵律感,其艺术性就比较强。梁教授的榉树森林式合栽,从整体看几乎呈等边三角形,但看上去并不呆板,而比较生动,关键是空间处理恰当,疏密有致,有节奏关系,特别是裸姿比绿叶挂满枝头时的效果更美。这是因为树叶把一些空间填满后节奏关系就不明显,虽有生命美,但艺术美相对减弱。
2.山石素材的空间关系
山石素材的本体空间,主要是形、色、纹。形的要求是瘦、奇:瘦者,苗条,奇者,灵巧;色要求清、明,而不要花;纹要皱,纵横交错。古代对园林用石英钟的要求是“瘦、漏、透、皱、奇、丑”,盆景用石大体也是这样。石头有山石、海石、河石、溪石和各种矿石,有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成各不相同的外部形状。盆景有的石头(主要指山石盆景),以山石为主,因为它的形状以“山”字为基本特征。山石盆景所要表现的也是自然的山水景观,在创作山石盆景时往往以不等边“山”形构成空间关系,具体制作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地貌处理好不同的空间关系。如黄土高原一带的山,其形比较平缓,山头极少有尖峰;又如沙漠地带和草原地带,其山如丘又连绵不断;再如江南平原,其山只是远景轮廓等等。不同的地理地貌,山的表、色、纹也是不同的,因此还要注意不同气候、季节变化对山的形态的影响。正如郭熙在《山水训》中说的:“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治而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种时间上的变化引起物体阀间也发生变化,完全符合物质世界时空不可分割的规律,再加上观赏者的心理时空变化,那就更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