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姚“中国尊”归来感慨良多,感慨像高风中学马校长这样更多的实业家为中国盆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感慨展会上满目日本盆景的舶来品,感慨小林国雄的盆景技艺,感慨中国盆景的品质没和世界接轨但是价格已经完全接轨,感慨中日盆景的差距表面上缩小实际上越来越大;有了些许这样的感慨,更多的想写一些心里话给喜爱盆景及从事盆景事业的盆景人们。
抛开技术层面我所认为中日盆景最大的差距点在于“细节”,所以我把养好盆景的关键定义为“将细节做到极致”,以下我是从“细节”层面剖析的一点看法、一点建议,希望有共同想法的盆景人共勉。
1. 善于观察,仔细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首先来说下“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植株一年四季生长过程的观察,每年气候及温度的变化对植株生长状态影响的观察,养护作业及造型作业前后对植株生长状态的观察等等;然后就是“记录”,仔细的记录这些观察的结果,特别是有变化的部分,这样才有比较,才能找出最佳的养护作业及造型作业的时间节点,这些“观察”和“记录”也能为自己及后人留下有据可循资料,为今后盆景人少走弯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好记性也不如细致入微的记录,所以想要养好盆景,必须“观察”和“记录”好每一颗您所养护的盆景。
再好记性也不如细致入微的记录,所以想要养好盆景,必须“观察”和“记录”好每一颗您所养护的盆景。
2. 精确掌握每颗植株作业的时间点,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所谓“精确掌握每颗植株作业的时间点”不是拿来主义,不是书上写何时作业就何时作业,也不是哪位师傅说何时作业就何时作业,当然专业的书籍和有经验的盆景人的建议是重要的参考,但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及温度、不同的植物生长状态、不同的养护条件及环境等条件下每颗植株作业的时间点还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仔细记录”后找出最佳的作业时间点,而不是一概而论。
找出作业的最佳时间点后,就需要“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今天的一点马虎可能造成以后更多的时间去弥补,所以宁愿今天多花点时间,能做到位的必须做到位。
3. 抹去盆景就是造型的概念,必须将养护放在重要位置。玩好盆景的前提是什么?个人认为首要的是将盆景养活养好;养活养好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每天的基础养护,所以必须把盆景的日常养护放在重要位置,才能将盆景玩好。只有将盆景养护到位了再去实现自己对盆景形态的追求,盆景的形态更需要反复的养护去实现!
4. 盆景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做盆景不是画盆景。我看到论坛上的很多盆友生桩买来就到处求设计,试问桩材还没养活养壮哪来设计,再说就算养活了该出枝的地方没有芽点,那您的设计又怎么实现?
做盆景不是画盆景,不是想要哪里出枝哪里就会有芽点,必须脚踏实地,从素材的本身出发,将素材养好养壮后根据芽点和枝条的实际分布来设计,寻找设计的最佳方案,盆景不是凭空想象、也不能只停留在画纸上,必须根据实际去实现你的盆景设计,这才是盆景设计的真谛。
5. 把标准树形做到极致,再去追求所谓的“意境”。何谓“标准树型”就是不论从跟脚、大身、枝、片、顶、托等都符合这类树形的比例及标准;盆景人应该从标准出发,把标准的树型做到极致,再去追求“意境”。道理很简单“书圣”王羲之练完十八口大缸的水后,写字才有筋有骨,不是写第一个字就有“意境”的,“意境”是盆景人的文化修为及对盆景的理解,换句话说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艺术的沉淀。更不要以此为借口去贬低日本盆景,意境不是缩小中日盆景差距的借口,是中国盆景人的更高追求。
6. 不要过度追求品种,注重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盆景是造型艺术,没有最好的品种,只有最适合的品种!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小日本每年都有新品种,再把玩腻的品种卖给你中国人,老是跟着小日本玩,中国盆景何来希望?
小日本的品种很多也不是本土品种,很多都是从我国引进的,然后经过优化选育出新的品种,中国盆景人应从自身出发,也可选育本地的优良品种,适当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有自身特色品种的盆景,这样培育出来的盆景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更容易养护和造型!
7.多探讨交流,不浪费任何一颗素材,也不放弃任何一颗素材。 很多盆友素材一拿到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素材盘扎了或修剪了,这种操作是严重错误的。不管什么素材拿到手后不能急着动手,首先要先让素材适应你当地的气候和养护条件,其次要自己多斟酌、和盆友多探讨,寻找适合素材的最佳设计方案,因为有些枝条去掉了要养回来又需要时间,有些去掉了再也长不回来,珍惜每一颗素材,因为他们都有生命;不要放弃任何一颗素材,因为再差的素材也有美的那一面。
8.要把盆景当“情人”,不要把盆景当“老婆” “要把盆景当“情人”,不要把盆景当“老婆”!”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不要凑合”。养护不要凑合,造型不要凑合,配盆不要凑合,底板几架不要凑合,配景不要凑合……。只有有更高的追求,中国盆景才有希望,中国盆景才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