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花世界,随着经营多肉的商家越来越多,一些商户直言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很多时候,一天下来赚的钱甚至还不够交摊位费的。“以前在老市场那边,经营多肉的摊位还不算多,搬到花花世界以后,一下子多了很多家。最初经营多肉的时候,周末一天可以卖六七千元,平时也有个两三千元,现在周末的时候最多不过两三千元,平时一天下来只有个三四百元钱。撇开成本、租金等也剩不下什么了。”谈起多肉的经营现状,商户赵磊大倒苦水。
一位商户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普货的价格也跌得厉害,同样的静夜、钱串,高峰期卖到 80 元一小盆,现在只要 35 元;茜之塔也从高峰期的 50 元降到了 20 元。 长期关注多肉的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草本观赏植物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吴学尉表示,“可以说,多肉在 2013、2014 年达到了顶峰,
2015 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但并不能就此说明多肉市场萎靡。”
吴学尉分析,一方面,多肉市场异常活跃,玩家越来越多,销售业态多样化,在花卉市场、淘宝网、盆花网、花店、多肉店、微店、朋友圈、多肉 DIY 店、超市等都有销售。另一方面,除涌现出一批多肉植物生产个体户和爱好者外,也有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涉足该领域。
吴学尉说,部分品种价格下跌明显更多是由于上市过于集中所致,虽然“肉粉”越来越多,但其消费基础无法和鲜切花相比,价格走低也就成为必然。“多肉市场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炒作成分,价格过高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目前,多肉的消费仍以家庭消费为主,很难在市政绿化场所见到多肉的身影,究其原因还是价格过高所。”“从高原紫外线、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等条件来看,云南发展多肉植物前景广阔。未来 5 年仍将处于上升期,不过市场行情不会那么疯狂,利润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高了。”吴学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