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半岛沿线地区生产的多肉颜色好 - PenJing8
威海半岛沿线地区生产的多肉颜色好
2018-09-09 20:13:11  浏览:4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多肉正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比如在产品上,云南以及青岛、烟台、威海等半岛沿线地区生产的多肉颜色好,也出现了一些大株型成品,而不像早期产区都是生产种苗,不讲究品相;而且很多花店、花卉市场、批发商、花园中心、电商介入多肉销售,这表明多肉正向着便捷的随买随用模式发展,而且越来越物美价廉。多肉会日渐成为具有标准规格的家庭园艺快消品,标准化程度高、品相株型好、售价合理的产品才能成为好的产品。
   
         在探讨多肉标准化生产前,先分享一下荷兰多肉生产商 OVATA 的生产模式。这是一家经营 43年的"老店",目前生产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今年还要再扩张 3 万平方米。然而,公司只有 25 名员工,却做到了产品高度统一,一是因为应用了大量设施,比如上盆机、潮汐灌溉等,节约了人工;二是单品量产,在 7 万多平方米的温室中只生产 40 多个品种。 
   
        据了解,OVATA 从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订购多肉种苗,然后放在 12 厘米盆径的标准花盆中生产,大部分种植工作都是机械完成,每 2 周至 4 周由机器对产品进行筛选分级,按规格分到不同的种植苗床,整个生产周期为 4 个月至 5 个月。他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商超,每盆 1.2 欧元,作为快消品出售。
威海半岛沿线地区生产的多肉颜色好
   
         中国多肉生产原本规模小、品种少、市场单一,是多肉 1.0 时代,现在多肉品种极大丰富、市场快速扩张、规模化生产商出现,并且出现区域集群,可以说是多肉 2.0 时代,但未来的多肉 3.0 时代应该是更高效、品种优化、行业紧密协作的市场。那么多肉生产应该向怎样的方向迈进? 
   
        从种苗端来看,优质种苗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好的种苗定义为规格统一度高、健康无病虫害,用这样的种苗才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品损耗,以优质种苗生产优质产品,获得更好价格和更高利润。好的种苗是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 
        
        假设成本=(棚租+人工+水电)/周期数+盆+土+种苗费用,利润=(售价-成本)×周期数×成品率。  
        
        通过 metlab 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数据分析得出,高品质种苗溢价影响在整体利润测算中占比不大,但对周期数、成品率和售价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种苗品质对周期数和成品率的影响最大。适当增加种苗部分投入,对提升利润和效率有正向作用,所以日后标准化的种苗采购或许是一大方向。
        
         从生产端来看,则要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所谓规模化不仅是强调生产面积,还需要有宽敞、平整的场地便于生产操作,比如生产中,普通单拱大棚生产效率比不上连栋温室。此外,还需要完善的设施和相对合理的空间布局,比如种苗区和成品区及销售区中间的周转问题,种植资材及设施和生产区域的布局等。 
         
         规模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是选种,一个是管理,前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并且能够量产,后者则需要在团队和制度打造上下工夫,明确责任分工,比如将工人分成砍头、叶插等技术小组,再配合相应的生产区管理小组,能提升管理效率。
         
         标准化则需要从源头做起,从种苗选择的第一步就要做好规格把关,在日常养护中也要精细化管理,比如对长势不同的产品要挑选分区、每日报损要清算等。在资材方面做到高度统一,比如我的基地使用 9 厘米、6.3 厘米、6 厘米和 5 厘米盆径四种规格的种植盆,前两种更多偏向线下市场,希望生产大盆径、群生产品;后两种更偏向线上市场,生产统一度高、便于包装运输的产品。  
         
         集约化则是种植的另一个层次,比如要有详细且完整的种植计划,从砍头或扦插苗发根时间,到日常如何养护,再到相对精确的出圃时间等,可以用一些小软件进行记录和设定种植计划。在人员管理上也要分工明确且配合好,提升生产效率。集约化要求单一品种生产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比如单品种 10 万株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很多,但也要考虑具体品种的销售情况。上量是为了更好地做到标准化,因为没有大的筛选基数,标准化很难完成。生产和销售节奏也要适合,如果生产后不能及时卖掉,出现滞销状况就是在占用有效生产面积;如果产品销售顺畅,但排产计划跟不上导致空床,这也浪费产能。集约化可能促使订单化生产。
         
         
         就目前国内的多肉生产现状来说,效率高但标准化程度低是主要状态,这样的产品产量大,但成品率低,在市场下行过程中不仅会拉低价格,还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增加,利润空间减小。在效率低但标准化程度高的情况下,成品率高、售价高,但相应的平均成本也较高,而且产量跟不上不利于扩张市场,总体利润也不会太高。低效率和低标准化的极端情况会导致亏本,所以生产者应在追求高效率和高标准化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利润,不过目前的多肉种植者,提升效率还是普遍观念,在提升品相和标准化程度方面尚在起步。 
         
         应该说,现在品相是主要的溢价因素,所以利用气候和设施优势生产高品相产品能获得更好利润,也更符合快消品的产品要求。日常生产中,拉大昼夜温差、增强光照、减少水分、通风好等都对产品品相有助益。
         
         基于多肉升级为有品质的快消品这个方向,生产端就要提升效率、做好标准化、保持好的品相和株型,并且要以合理的价格打开销售市场,同时为下游客户留下充足的利润空间,保证产销顺畅。多肉若打开大众消费市场,就会变成一个色彩艳丽、株型特殊的小盆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