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在艺术与美学概念下的含义及其历史 - PenJing8
盆景在艺术与美学概念下的含义及其历史
2018-09-07 15:15:04  浏览:16
 盆景艺术的园林美学特性及其鉴赏
 
以草木与山石为素材,缩于一地之间,谓之园林,化于一掌之间,则谓之盆景。盆景作为一门已传承发展千余年的古老艺术,是中国园林美学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其影响在多方面各层次深入人心,也逐渐向更广阔的世界发展与传播。其不仅是一门具有深层美学研究探讨价值的艺术科学,还拥有充分扎实的创作与欣赏理论;兼具感性与理性,夺天工,法自然,其魅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之美,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底蕴与意境的蕴含。
 
1盆景在艺术与美学概念下的含义及其历史
 
1.1盆景的美学内涵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园林美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典型、集中地模仿与再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从而达到缩地成寸、以小见大的美学效果,同时借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境与情感,将万里山河草木艺术性地化于眼前方寸之中,再现出无限的自然和浩渺的宇宙,具备现实空间与艺术空间美学的二重性。

 
盆景在艺术与美学概念下的含义及其历史
 
1.2盆景发展的历史
 
    早在汉代就出现击景这一艺术形式。据野史记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风貌于一击之中,被誉为缩地之方,这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击景。击景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盆栽样式,而是一种在盆栽基础上破茧而出的“艺术盆栽”,也是后代盆景发展的雏形,这可称为是盆景发展史上一次关键性的发展。 
 
   而在唐朝盛世各方面发展迅速,文学艺术的进步则对盆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盆景与诗画相结合,更加注重意境之美。并且,在一些史料中可见当时的树木盆景制作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山水盆景也开始发展并初具雏形。因此,唐代是我国盆景发展的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而在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葬的考古挖掘中发现的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目前世界上对盆景艺术最早的记录。  
   
     宋代是中国赏石文化的鼎盛时候,也是盆景艺术的一个大发展时候,盆景制作水平发展极为迅速,人们将盆景称作“盆玩”或“盆山”,还出现许多描写盆景的诗词,如苏东坡的《壶中九华》,再如黄庭坚的  《云溪石》。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也更加明确,并对石附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而且还出现盆景命名之风气。 
   
      元代盆景的发展则趋向于小型化,创意独特,这一发展也使盆景得到更大的普及与推广。僧人楹上人是元代盆景制作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十分擅长使用各种技巧进行盆景制作,并不拘于一般格局,大力提倡小型化,并创造了“些子景”这一重要形式。
      
      明清两代则是盆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候,也是最成熟的时候,盆景艺术已经普及全国,成为庭院居室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理论与技艺都已十分完善与成熟,所运用的材料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千变万化,并出现大量的相关著作。如屠隆的《考架徐事》、曾勉之的《吴风录》、吴初泰的《盆景》及林有鳞的《素园石谱》。 
      
      近现代以来,盆景发展先是经历了国难,发展严重受阻,遭到战火破坏。建国以来,则经历了恢复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大发展阶段3个大的阶段。目前盆景艺术的发展欣欣向荣,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时代发展。主要流派稳固发展,也不断有新的流派涌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不断加大,在世界上也得到极大成就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