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种植首页 种植分类 切换频道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2025-10-2600蒲移秋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蒲移秋,赵仁全,刘小敏(正安县农业农村局,贵州正安563400)
 
摘要:为给正安县推广不同海拔较适宜的辣椒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调查收集了4个辣椒品种在不同海拔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数据。结果表明,艳椒908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在海拔为1170m最高,每株达到864g,适宜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艳红椒1号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在海拔为1038m最高,每株达到669g,适宜中高海拔地区种植;酱椒28和单身理想52品种均表现为在中低海拔有较高的产量。若要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建议增加种植密度和加强田间管理。
 
辣椒是明末时代从美洲大陆漂洋过海来的新物种,逐渐成为川黔渝的重要食材。正安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16.1℃[1]、平均日照时数1089h、平均降雨量1100mm,年无霜期平均290d,农业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正安县是遵义朝天椒特色农产品优势创建区示范县之一,适宜种植优质辣椒,同时辣椒是正安县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以上,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为推广不同海拔较适宜的辣椒品种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在2021年对10个乡镇开展了辣椒相关数据调查收集工作。
 
1调查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地点
 
艳椒908品种选择在中观镇、安场镇、土坪镇、新州镇;艳红椒1号品种选择在和溪镇、小雅镇、庙塘镇、桴蔫镇;酱椒28品种选择在流渡镇、和溪镇;单身理想52品种选择在小雅镇、格林镇。
 
1.2调查材料
 
艳椒908、艳红椒1号由武汉市千弘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酱椒28、单身理想52品种由武汉吉祥世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3调查方法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2021年2月随机选择调查区域,详见表1,艳椒908和艳红椒1号品种各选择4个乡镇,酱椒28和单身理想52品种各选择2个乡镇,在盛果期随机连续选取10株,进行主要经济性状考察,2021年8月9日-8月20日按照DB52/T976-2014《贵州省辣椒田间测产规范》的规定进行测产。
 
1.4栽培管理
 
各样点的种植密度、播种期、定植期等由种植户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进行调整。统一采用漂浮育苗技术育苗,苗期因早春温度低,早晚需要关闭大棚,出太阳后及时开棚,根据辣椒长势及时补充肥料和养分,着重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病害[3],每10d喷1次预防药,后期随着温度升高,苗易发生徒长,形成高脚苗,木质化不够,需要炼苗2~3次,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时需要起垄覆膜,667m2底肥施200kg的有机肥、30kg复合肥(N︰P︰K=15︰15︰15),选择晴天移栽,立即淋定根水(添加杀菌剂、杀虫剂),移栽15~20d,追施提苗肥(高氮复合肥和生根壮苗剂),花芽分化及盛果期及时追施微量元素肥,并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补充钙肥和钾肥。施肥除草后可做一次病虫害防治,主要是两病(疫病、病毒病)和三虫(蚜虫、螨虫、夜蛾类害虫);缓苗后到开花期,主要预防四病(疫病、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灰霉病)和三虫(蚜虫、螨虫、钻心虫);开花期到盛果期,主要预防二病(炭疽病、脐腐病)和一虫(夜蛾类害虫);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由表2可知,艳椒908品种随海拔的升高,全生育期增加了12d,生育期最短的海拔是812m;艳红椒1号品种同样随海拔的升高,全生育期增加了13d,生育期最短的海拔是813m和1038m;酱椒28品种随海拔的升高,全生育期增加了5d,生育期最短的海拔是461m;单身理想52品种随海拔的升高,全生育期缩短了3d,生育期最短的海拔是972m;由此看来,随着海拔的升高,艳椒808、艳红椒1号、酱椒28品种均延长了生育期。
 
2.2抗逆性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由表3可知,由于当年雨水较多,所以各品种在不同位置均发生倒伏,生长势、抗旱性、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是海拔为753m和812m的艳椒908,海拔为813m、828m和1038m的艳红椒1号,海拔为461m的酱椒28,海拔为751m的单身理想52。
 
2.3主要农艺性状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由表4可知,艳椒908在不同海拔的门椒高、株高、株幅、果形指数分别为38.1~39.5cm、105.1~106.4cm、86.3~87.7cm、6.91~7.39;艳红椒1号在不同海拔的门椒高、株高、株幅、果型指数分别为33.9~35.6cm、108.6~110.5cm、78.8~80.8cm、6.32~6.88;酱椒28在不同海拔的门椒高、株高、株幅、果形指数分别为39.8~40.3cm、140.2~141.5cm、100.6~101.5cm、3.9~4.18;单身理想52在不同海拔的门椒高、株高、株幅、果形指数分别为30.7~31.2cm、115~116cm、87.9~88.6cm、5.36~5.88;艳椒908在不同海拔的单果重依次为:812m>1170m>753m>656m,其中海拔812m为4.1g,海拔656m为2.2g;艳红椒1号在不同海拔的单果重依次为:1038m>1148m>828m>813m,其中海拔1038m为3.5g,海拔813m为2.3g;酱椒28在不同海拔的单果重依次为:461m>743m;单身理想52在不同海拔的单果重依次为:751m>972m。
 
 
2.4产量

正安县不同海拔朝天椒产量潜力调查分析初报
 
由表5可知,艳椒908品种在种植密度差不多的情况下,表现为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不同海拔的产量依次为:1170m>753m>812m>656m,其中海拔1170m为1419.7kg,海拔656m为940kg;艳红椒1号品种在种植密度均高于其他地域的情况下,产量反而最低,在不同海拔的产量依次为:1038m>1148m>828m>813m,其中1038m为1162.9kg,海拔813m为630.2kg;酱椒28品种在不同海拔的产量依次为:461m>743m;单身理想52品种在不同海拔的产量依次为:751m>972m,且2个位置在种植密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产量增产29%。
 
3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艳椒908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在海拔为1170m最高,每株达到864g,海拔为753m最低,每株达到466g;艳红椒1号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在海拔为1038m最高,每株达到669g,海拔为813m最低,每株达到330g;酱椒28和单身理想52品种均表现为在相对低海拔有较高的产量。
 
综上所述,艳椒908和艳红椒1号品种适宜在正安县的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若要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建议增加种植密度和加强田间管理;酱椒28和单身理想52品种适宜在正安县的中低海拔地区种植,也需要增加种植密度和加强田间管理。各品种在不同海拔的适宜种植密度,需进一步试验推广,并因地制宜地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