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意境怎么表现的5个方法 图片 - PenJing8
盆景意境怎么表现的5个方法 图片
2021-08-01 22:09:32  浏览:8
   意境讲究“悟”,特别注重人的主观感受,每当谈到盆景意境的表现方法时,我们往往爱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细细想来,意境的表现方法还是可以言传的,毕竟它有规律可循。 
  盆景界历来对意境的理解不尽相同,主流上认同建立在情景交融上的“超以象外说”。“超以象外”一词来源于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超以象外,得莫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可见,意境在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超以象外”,就是意境的获得必须超越作品形象,是在作品形象的“以外”,而不是作品形象的本身;二是“来之无穷”,就是意境的获得没有穷尽,它是开放的、深邃的,如滚滚江水滔滔不绝。
两个特点有着内在联系,“超以象外”是途径,“来之无穷”是目的,换言之,要想获得来之无穷的意境,就必须使用超以象外的方法!根据意境的这些特点,笔者以为,盆景意境的表现方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个高点,三次超越。 

盆景意境怎么表现的5个方法 图片
  “一小高点”,就是立意要高,要把意境的起始放在一个高的基点之上。这里之所以不说立意而说“高点”,就是要强调立意的高在表现意境中的基础和前提作用。中国自古就强调立意对意境的决定作用,唐王昌龄有“用意于古人之上,则天地之境,涧焉可观”,清王原祁有“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立意是意境“超以象外”和“来之无穷”的内在动因和指向归宿。“超以象外”的为什么要超、怎么超、超到何处,以及“来之无穷”的从哪里来、来什么、来多少等等内容都取决于立意。立意高,这些内容就有了展开的空间,就有了实现的可能;立意低,这些内容就没了展开的空间而无法实现。 
  有些盆景作品在这方面做得极好,如获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金奖的《横琴野趣》。笔者以为,该作品的立意是通过形象的“横琴野趣”来表现中国人特有的尚乐思想。之所以说它立意高,是因为它既具有极其厚重的人文积淀,又具有哲学上的指导意义。从历史上看,中国人自古就是通过抚琴来享受乐的愉悦,并以此提高自身的修养品格。
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虽然不同,但琴让百家皆崇,汇百家精髓:战国时的《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认为“乐由天作”,乐源于天地万物的合和,几千年来乐作为“礼乐”之乐一直规范着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从现实看,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头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乐中找到如何与人、如何与社会、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方法……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作品意境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大体上可以这样表述:野树——古琴——节奏韵律——弹琴——音乐——个人修养——礼乐之乐——和谐人生——和谐社会——顺应自然——“与天地同和”,乃至呈现出前面诸项的相互纠结、相互触动、相互生发的无限想象和感受。 
  “三次超越”,就是以作品立意为核心,依次从三个层面超越自身。  
 第一次是以“下似”超越“似”,走向特定情趣。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借用这句名言,盆景表现意境的第一次超越就是用“不似”超越“似”。“似”是指盆景形象类似于树(包括山、石等,下同)天然的或盆景中常有的样态,能让观者明白盆景形象是什么,这是盆景表现意境的第一步,是基础。
但仅仅停留在表现树的常态是不够的,因为它没能“超越自身”。(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盆景形象能表现出树的天然样态也是可以让“观者”产生意境的,如古树的样态可以让观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  大树,或产生“树犹如的感慨,但作为“作者的表现方法”,它只能局限于树的样态。)“不似”是指盆景形象有别于树的常态,是作者在特定情感的作用下通过想象在心中产生的形象。

由于情感的参与,这个形象相对于树的常态而言产生了变异,变得“不似”树的常态了,但同时也使得这个形象蕴合并传达着作者的特定情感。用“不似”来超越“似”,就是用作者的特定情感超越作品的样态,使作品形象徜徉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情与景的相互交融,让观者在目睹盆景天然趣味的同时领会作者的特定情感,在情感逻辑的路径上超越树的样态,走向特定的情趣。 
  来看看《横琴野趣》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它的形象类似树:根、干、枝、叶齐全,且比例正常位置自然,怎么看都是树的样子。它的形象又不似树:主干悬空横置,树头垂于盆外,不是平原上的树,也不是悬崖上的树,不是“连根丛林”,也不是“一本多干”,不能把它纳入某“类”,也不能把它归入某“式”;主干上的分枝不是“一棵棵”的树,而是“一丛丛”的树,中间轻两头重,游离于树的典型样态;整体布局右高左低,无明显的比例差别,区别于盆景人表现树的“常规”。

就是这些“不似”蕴含并传达着作者对琴和乐的情感:主干是横置的古琴,分枝是跳动的音符,那右高左低无明显差别的富有韵律的布局象征着洋溢、弥漫、流淌着的音乐。在这“似与不似之间”,“不似”超越了“似”,让观者从欣赏树的样态中走出,去享受形象中琴和音乐的情趣。
   第二次是以简约超越特定情趣,走向有限“象外”。简约就是简明扼要,是删除与立意无关紧要的重感官享受的外在形式,扼住与立意息息相关的、重内在气质的“神态”。它的好处是避免了感官享受对观者思维进展的牵累,并引导和启发观者的想象。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特物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方法在诗画意境的表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水墨画,简约到只用一种颜色来表现大干世界的五颜六色,只给观者呈现出与立意息息相关的一个影子,传达的仅仅是一缕气韵。当然,盆景要用简约来超越待定情趣,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诗画的这种极端简约方法,而是要立足于自身物质材料的特点,以树石的天然趣味为基础,抓住树石实物形式与立意息息相关的“神态”来实施简约。
也就是说,对与立意无关紧要的形式,再美也不要;对与立意相关的形式,也只提炼其最传神最精要的部分,力求精约简省,形少意多,让作品形象变得洗练、虚化,其特定情趣也变成一种“气息”,重在传达一种“妙”,而不是一种“美”,这种妙不好用感官来觉察,只能用身心来感悟。而一旦观者对作品有了感悟,就会产生“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的效果,自然就会联想到与特定情趣相关的东西,感受到隐藏在特定情趣之后的道理,从而让观者的想象和感受超越特定情趣,走向盆景形象之外。 
  《横琴野趣》的简约也做得很好。它没有我们盆景人常追求的板根、壮干、粗枝,也没有许多盆景佳作所具有的古气、霸气或秀气,更没有无端地剥皮涂药做出的舍利。它首先抓住了材料的天然趣味——奇木如琴,将它作为主干;其次强调了枝条造型的自然和节奏;最后注重了布局的旋律感和流动感。

盆景意境怎么表现的5个方法 图片
如此而已但却使整体形象成为一个突显琴和乐的神韵的姿态。由于没有了无关立意之形式的牵累,这个神态所传达的就只是关于琴的妙处,关于音乐的气息,关于乐文化的感觉。这种气息和感觉会让人“兴到神会”,会让人“以实为虚”,会让人“听之以气”,更会让人“得意忘形”——走出形象的特定情趣,联想或感悟到与琴和乐相关的物、事、情、理。  
 第三次是以丰富的内涵超越有限“象外”,走向“来之无穷”。用简约超越特定情趣以后,如果立意的内涵不丰富,“超以象外”的想象和感受就只会局限在有限的物、事、情、理之中,实现不了“来之无穷”的目的。要想获得“来之无穷”,还得以立意的丰富内涵来实现。所谓丰富内涵,就是既要有形而上的情和理,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有广泛的意义,又要有大家熟知的能承载这些情和理的形而下的物和事,两者不可或缺。
所谓“见景生情”、“感物而动”,说明人对情与理的感悟是从具体的物与事开始的。没有物或事的承载,情或理就会变得空泛,但只有物或事没有情或理,又会限于肤浅。在具体操作中,物或事最好能是大家都熟知的情或理的象征或符号,每一个观者看到物或事就能想到情或理,然后又会想到各自的更具体的物或事,如此反复,获得的意境自然就“来之无穷”了。  

盆景意境怎么表现的5个方法 图片
 如《横琴野趣》,有琴这个物,有弹琴的事(“高山流水”之类),有乐的情和理等等,而琴和弹琴是大家熟知的乐的象征和符号,每一个观者都有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琴、弹琴、乐,它们在观者的想象和感受中可以相互触动,反复生发,其想象和感受是没有穷尽的。另外,笔者只在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时看过《横琴野趣》,无缘拜会作者,此文中对《横琴野趣》的解读,是从结果倒推过程,想必与作者会有不同,与其他观者也会有不同,这应该是另一种“来之无穷”吧。 
  以上内容在创作实践中是浑然一体的,这里之所以分开来…是为了叙述的准确和方便。
  盆景意境的表现方法是一很大很复杂的话题,有些方法已相当成熟,如给作品题名、放置配件等;有些方法须十分谨慎,如“简约”,稍不注意就会失去盆景应有的形式美而失去盆景的特质;有些方法还在探索之中。笔者在此略谈一二,不仁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