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人格调的文人树盆景 - PenJing8
浅论文人格调的文人树盆景
2018-05-01 21:05:57  浏览:36
 浅论文人格调的文人树盆景
 
原创 2018-05-01 黄铭鹏
 
        何谓文人格?
 
    即景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景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之意。或谓以文人格,必于艺术上功力欠缺,节外生枝,而以景外之物为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景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否则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艺术邪?
        
    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而文人又其个性优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之所修养品格,迥出于庸众之上,故其于艺术也,所发表抒写者,自能引人人胜,悠然起澹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尘垢之念。然则观文人之格,识文人之趣味,感文人之感者,虽关于艺术之观念浅深不同,而多少必含有文人之思想;否则如走马看花,浑沦吐枣,盖此谓此心同、此理同之故耳。
 
 
    世俗之所谓文人格,以为艺术不甚考究,形体不正确,失文人格之规矩,任意涂抹,以丑怪为能,以荒率为美;专家视为野狐禅,流俗从而非笑,文人萜遂不能见赏于人。而进退趋跄,动中绳墨,彩色鲜丽,搔首弄姿者,目为上乘。虽然,阳春白雪,曲高寡和,文人格之不见赏流俗,正可见其格调之高耳。
 
浅论文人格调的文人树盆景
 
     若夫初学,舍形似而骛高远,空言上达,而不下学,仅拘拘于形似,而形式之外,文人格有何奇哉?不过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试问文人之事何事邪?无非文辞诗赋而已。文辞诗赋之材料,寻常目所接触之物而已。其所感想,无非人情世故、古往今来之变迁而已。是否与文人同?若与之同,则文人以其材料寄托其人情事故、古往今来之感想,则景也谓之文亦可,谓之景亦可。寻常目所接触之物,头头是道。譬如耳目鼻舌,景也;声色臭味者,寻常目所接触之,而所以能视听言动触发者,乃人之精神所主司运用也。
 
     今有文人格如此,执景之人而以文人之景而使制作者观之,虽或引绳排根,旋议其后,而其独到之处,固不能不俯首者。若以制作者之景与文人之格,执景之人使观之,或无所择别,或反以为文人格不若制作者之作也。呜呼!喜工整而恶荒率,喜华丽而恶质朴,喜软美而恶瘦硬,喜细致而恶简浑,喜浓缛而恶雅澹,此常人之情也。
 
 
  艺术之胜境,岂仅以表相而定之哉?若夫以纤弱为娟秀,以粗犷为苍浑,以板滞为沉厚,以浅薄为淡远,又比比皆是也。舍气韵骨法之不求,而斤斤于此者,盖不达乎文入画之旨耳。
 
        文人格调集文学、诗词,曲调于一身共熔于炉,是思想最为发达,足见文人思想形于生活世道,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以一人之制作而言,经过形似之阶级,必现不形似之手腕。其不形似者,忘乎筌蹄,游于天倪之谓也。
 
        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不重客体,专任主观。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其思想之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是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或又谓文人格过于深微奥妙,使世人不易领会,何不稍卑其格,期于普及耶?此正如欲尽改中国之文辞以俯就白话,强已能言语之童而学呱呱婴儿之泣,其可乎?
        
        欲求文人格之普及,先须于其思想品格之陶冶;世人之观念,引之使高,以求接近文人之趣味,则文人之格自能领会,自能享乐。不求其本而齐其末,则文人格终流于工匠之一途,而文人格之特质扫地矣。若以适俗应用而言,则别有工匠之格在,又何必以文人而降格越俎耶?
 
 
   盆景与画理与书法一脉相通,可见文人格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大成,使景中更觉不简单。非仅格调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盖其境界之素养,仆之所谓,不过草草数枝,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文人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由是观之,可以想见文人格之旨趣,节气皆品格高尚,学问渊博,其皆非不形似,格法精备,何尝牵强不周到,不完足?即云林不求形似,所谓不求形似者,其精神不专注于形似,如手法之钩心斗角,惟形之是求耳。其用笔时,另有一种意思,另有一种寄托,不斤斤然刻舟求剑,自然天机流畅耳。且文人格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何以言之?

 
浅论文人格调的文人树盆景
   
   吾以浅近取譬。今有人初制作时,欲求形似而不能,久之则渐似矣,久之则愈似矣。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于胸中,则任意随之,无不形似,不必处处描写,自能得心应手,与之契合。盖其神情超于物体之外,而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无他,盖得其主要之点故也。庖丁解牛,中其肯綮,迎刃而解,离形得似:妙合自然。其主要之点为何?
 
       征诸历史之经过,人意之求工,亦自然之趋势。而求工之一转,则必有草草数枝而摄全神者,极不以形似立论。人心之思想,无不求进;进于实质,而无可回旋,无宁求于空虚,以提揭乎实质之为愈也。
 
 
        文人格之方法: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所谓感情移入,近世美学家所推论,视为重要者,盖此之谓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