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刚谈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技巧 - PenJing8
刘传刚谈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技巧
2017-12-10 20:32:40  浏览:35
 ●刘传刚 冯连生 唐吉青 张志刚 贺小兵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生命的基本元素是碳、氢、氧、氮等极其普通的元素,它们缱合排列,合成为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最后构成鲜活生命的细胞。构成盆景艺术的物质材料,同样也是大。自然的一些平凡普通之物,怎样组合排列起来,才能由自然的生命升华为艺术的生命盆景作品内部结构形式,组成部分的排列和构成,这是需要花大力气去探讨和研究的。

 

    贺淦荪先生说:“动势盆景造型的美学原理是:‘动势与均衡两者矛盾的变化统一’。它像在平衡木上表演一样,一方面要将平淡无奇之姿力求变化,动出千姿百态。然而,动极则不安,故另一方面又要动而不乱,动而有序:这就需要‘动中求静,力求均衡’,使动力与重心两者矛盾求得和谐统一。然而过于平稳则又少表现力,于是又静中求动了……。如此反复交替,周而复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使这种运动形式升华,创造多种形式美感。”

刘传刚谈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技巧

 

    在动势盆景中,动势往往包含着各种“力”相互的冲突作用,为了把握住一种方向性的力的构成式样,必须在动势与均衡矛盾之间求得变化和统一。在“动静结合”中,总是将“动”置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  在盆景艺术中,树木的造型是重中之重。

 

    一棵树的树相,是树术的内因和所处环境的外因在相互作用的运动中生成的。就是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海拔空间、土壤水源、光照气温以及风吹雪压、雷劈火烧、地心引力等各种外力条件形成的外因,与树木的向光性、向上性、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树叶的繁茂轻重、木质的韧性强度等等构成的内因,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磨砺,在运动中生成。树木的动势造型,就是为了表现树木在大自然的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勃勃生机的树相。  

 

  树木的动势造型,是表现大自然中那些树木受外力的影响,造成由一个姿势向另一个姿势转换的树相。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动势与静态的造型语言,由此产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作者选择怎样的动势造型,用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理想、志趣和愿望,与制作主题、当时的情感、心境是有关联的。 

 

   一、单体树木取势布局法   

 

 “树分四歧,有短有长,势取向背,亦弛亦张”。    歧:岔道,大路分出的小路。树分四歧,有短有长,指前、后、左、右的分枝要分长短,在长短枝之间要有穿插之意。  

 

  树木的造型,首先主干一定分出向势与背势,向势力求长枝而显得舒展,背势运用蓄枝转向,达到蓄势的目的。前枝遮掩丰富层次,后枝陪衬四面景观。蓄枝有短、长之分,是为了突破对称平衡的格局,在分枝的布局上,切忌左右开弓(图1)。

 

    “亦弛亦张”源于“一张一弛”这个成语,原意是松、紧调剂适度,张:拉开弓弦:弛:放松弓弦。树木的动势造型,要松、紧适度,运用短、长分枝进行布置、塑造,是树木动势造型布势的关键所在。  

 

  二、分枝蓄枝造型法 

   “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也有藏。”    树木分枝蓄枝造型时要有曲线与折线的意味。分枝造型“波”的曲线用蟠扎,才能达到目的:而“折“线需要剪,截干蓄枝才能做到。树木蓄枝依靠扎、剪结合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两枝造型要分短枝长枝,从树木生长规律需要上枝短,下枝长:外枝短,内枝长。从动势造型的角度则需要背势枝短,向势枝长:逆势枝短,顺势枝长。 

 

   在三枝并存的部分,要把聚散安排得当。背势处枝短,向势处枝长:两短枝可收拢一些,长枝稍微分开一点。短枝聚于高处,长枝散在下方。

 

    用三枝来结顶,向势为长枝。也可以用一短一长两枝来结顶。其余的各部分可以一枝成片,有些地方也可以分为两层,总之要层分活泼,过渡自然。

 

    分枝布局要藏露有法,露透可以表现虚灵的关系,有掩藏才有幽深的感觉,方能显得层次丰富。

刘传刚谈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技巧

 

    三、整体造型法    “主干苍劲,根理健壮,树分四歧,分枝平垂,几见波折,收尖渐变,结顶自然,层次活泼,动势飞扬,以形传意,神采天然”。 

 

   树木盆景造型以苍劲壮美最为理想,枯古的树桩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吸取岭南盆景收尖渐变与长江流域层次分明、结顶自然的传统,只有“主干苍劲、根理突出、分枝平垂、收尖结顶,方能使咫尺之树展参天之姿。”这是树木造型的共性要求。 

 

   动势盆景整体造型的意义在于:主题思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而得以表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然的神韵”和“写意的效果”。 

 

   四、树木盆景各式造型法    

 

1.直千类    “直干高耸,分枝平垂,力求俯枝,平中求奇”。 

   直干类树木属于静态,这一点我们在分析造型元素直线时讨论过。动势造型处理直干类树木总的原则是静中求动、稳中求险、平中求奇,突出地做好主枝,如大飘枝跌枝,用枝的动感去打破或缓解直立主干的呆板或僵硬,使作品展现一个生动的姿态(图2)。

 

  2.斜曲类  “斜曲多姿.几见波折,动势飞扬,力求均衡”。 

 

   斜曲的线型,本身意味着运动。斜曲的树木,树相就是由一个姿态向另一个姿态转变的凝结而生成。因而斜曲类树木自身具有一些动势的因素,在造型时因势利导,可以制作各类动势作品。但是要分析和克服由斜曲所造成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以达到动静相宜、奇正相依与险中有稳,得到均衡的艺术效果(图3)。  

 

3.悬崖类  “悬崖险峻,挂而不卧,三曲有法。险稳结合”。 

4.

5.  悬崖类树木表现的是悬崖峭壁上倒挂生长的树木,千仞绝壁之上,凌空倒悬,任雪压霜欺,与风涛博击,云海为伴,傲视苍穹,力拍云天。    悬崖类树木盆景造型,在根理部需要道劲、力度,还须有一个曲度,否则树木不能倒挂下去,如果贴挂在盆口上,就会显得软绵绵,如春蚓秋蛇般缺乏了力度与精神。悬崖类树木的根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和“根深何惧临崖”的气势。 

刘传刚谈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技巧

 

   悬崖类树木主干弯曲千变万化,与盆盎的组合结构亦有千差万别,主干基本上呈现一个S线型,或在S线型的基础上更具变化,具有三曲主干的树木,是制作悬崖类盆景的理想用材。    悬崖类树木盆景,将树木甩于盆外,无论从物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会显得险峻异常。故要在险中求稳,动中求静,尽量运用一些求得平衡的造型元素,以险稳结合的造型手法,达到一种均衡的造型目的(图4)。 

 

 4.丛林类  

 

“丛林多景,虚实相宜,争让顾盼,谐调统一,  丛林盆景是在盆中表现树林的一种形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赋予不同的典型特征,有苍莽的原始森林、神奇的热带雨林、村旁的疏林、山边的果林……还可以运用高远法、深远法和平远法取景。丛林盆景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把大自然的树木缩龙成寸于盆中,如果不注意天地关系,则杂乱臃挤:不讲虚实疏密,则平板单调;不讲藏露遮掩,则一览无佘:不讲大小远近,则层次不分。 

 

   丛林盆景,第一要重视作品的整体感,在挑选树木时在形态上要把握气质、格调的和谐一致,造型时,要注意和把握主、宾之间的争让和顾盼关系。就像一家人一样,虽然分散在公园的草坪上,但是相互之间从肢体到眼神都能联系在一起。树与树之间也有这样争让和顾盼的意味,是因为树木在造型上同样也具有人一样的神韵和向势与背势的神情(图5)。   

 

 五、树木的动势造型 

 

   造型简约到了极致就是几何形。海外的树木造型,常运用等腰三角形或半椭圆形为轮廓线,而且常常置入盆盎的正中,这种对称的轮廓线是静态的,所以这类盆景作品是静态的,庄重、含蓄。动势树木盆景造型常常是运用斜置的不等边三角形或卵形椭圆为轮廓线。置入盆盎的位置约盆的三分之一处。动势盆景运用不等边三角形(图6)和罗形椭圆来检查和把握树木的动势造型,不仅检查正视轮廓线,而且检查俯视的轮廓线。不等边三角形和卵形椭圆是活泼、生动、灵巧、舒展、动势的造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