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动势盆景的艺术规律与美学法则 - PenJing8
制作动势盆景的艺术规律与美学法则
2017-10-07 18:00:41  浏览:37
     盆景艺术是在“第一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第二自然”,将树、石塑造为具有审美意象的艺术品,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是把自然美转化、升华为艺术美。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对世界的理性思考,它以主、客观世界为对象,以宇宙现象为依据,寻求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等等关系的理解,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力量。    美学又称为艺术哲学,是哲学在美的领域和艺术中的思考,是艺术观和方法论。哲学中的一些观点诠释、演化为美学范畴、艺术思想,指导着艺术实践。 

   范畴是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现象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范畴有主次、大小、层次上的区别,有主要范畴,或称为核心范畴,次要范畴,或称为从属范畴等。如在动势盆景中,“动势”是核心范畴,向背弛张、开合顾盼则是次要从属范畴。

动势盆景就是运用这些艺术规律与美学法则来制作盆景

  “动”的哲学和美学  在宇宙之中,只有运动著的物质与物质的运动。  宇宙万物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个别的运动趋向平衡,可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恩格斯《反杜林论》第63页)  动与静是对立统、相生相克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动,无所谓静,离开了静,动亦不存在。但是运动是鲍对的、静止只是相对的,正如王夫之所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今天我们对动与静的共识,是先哲们长期探索的结果。

    中国艺术对客体世界的观察方法,决定了对艺术的思维方法,艺术的思维方法又决定了对艺术的表现方法。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说:“虚则静,静而动,静之心为了动之观“,所谓静观,就是要虚廓心灵、涤荡胸怀、澡雪精神、心无挂碍地去神与物游,仰观俯案、体味瞬息万变、生机盎然的大干世界。宗白华先生说:“俯仰往怀,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一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这种流动的审美观照,历练了中国艺术家经天纬地、移山倒海的审美胸襟和表现形式。

    中国艺术作品尤其讲究”动”,所谓气韵生动。  

  《说文解字》日:“生,进也,象草木出土上”。《易》云:“天地大德日生”。生即生命之生、生长之生、生成之生、生生不息之生。“生乎动者也”,生的根本特征是动,不动则不生。生必然动,只有动才能表现生,不动则呆、滞、僵、死。蛰伏也只是暂时地不动,如果永远不动,就不是蛰伏而是死亡。生与动联系在起,称之为生动。明代唐志契说“生者生生不穷,深韵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渚代方薰也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宇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有了生动之趣,蕴藏了生机活态,作品才有可靛升华到气韵生动的品位与格调。   

 中国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既可化虚为实,也能转实为虚.既能以静托动,亦可以动写静,但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与境界必须是生动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表现的是动态之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是以静托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来写静。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静谧的月夜,盎然的生机,正是在静与动的相互生发中营造出的气韵生动的意境。动的造型元素与静的造型元素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静离不开动,动也离不开静。成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表现幽静的氛围、静谧的意境,还是表达动势的激荡、矛盾的张力,都离不开两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动静结合”。   

 中国动势盆景就是运用这些艺术规律与美学法则来制作盆景,在相对静态的盆景作品中追求气韵生动的境界。   

 本文摘编自由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动势盆景》。    (编辑/刘少红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