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外关于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在不同阶段关注的重点不同,关键词作为反映论文中心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能够表明学术研究领域和方向、揭示科研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52]。使用CiteSpace对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图2),最终得到795个节点,关键词的关注范围较为广泛,网络密度为0.0247,关注重点较集中,其中“nationalpark”(国家公园)、“management”(管理)、“conservation”(保护)、“protectedarea”(保护区)的出现总频次较高。
进一步对共现频次在前30位的关键词进行归类(表1),将其分为研究对象及主题、旅游形式、研究内容3类。根据关键词含义和已有研究,将研究内容分为游憩资源适应性管理、游憩环境适应性管理、游客适应性管理、游憩服务适应性管理4个方面,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一定的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进一步对共现频次在前30位的关键词进行归类(表1),将其分为研究对象及主题、旅游形式、研究内容3类。根据关键词含义和已有研究,将研究内容分为游憩资源适应性管理、游憩环境适应性管理、游客适应性管理、游憩服务适应性管理4个方面,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一定的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3.1游憩资源适应性管理——分区规划和监测
游憩资源管理以保护自然资源和提供游憩机会为目标[1],国家公园的分区规划是实现资源适应性管理的重要方式,可以依据保护利用的强度与层次,将游憩活动和资源保护分配到一定的地理空间,实行差异化的保护措施,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2,41]。如加拿大将国家公园区划为特别保护区、荒野区、自然环境区、户外游憩区和国家公园服务区[53]。游憩资源适应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监测,根据资源指标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将资源环境的变化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包括监测关键物种种群分布、大小、迁移路线、食性等生态学特征,植物群落和栖息地保护现状,从而建立资源清单和掌握数量趋势[54]。
许多监测系统和方法如红外监测系统、动物监测系统(animaldetectionsystem)、电子垫和栅栏(electronicandfencing)、足迹追踪(footsteptracking)等[55]可以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同时建立野生动物通道、细化技术参数和搭建动物信息化平台,以持续监测并辅以后续相应的管理。
3.2游憩环境适应性管理——生态承载力模型和气候适应
游憩活动的开展对国家公园内部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环境冲击,游憩承载力(recreationcarryingcapacity,RCC)、LAC、游憩饱和点(recreationsaturationpoint,RSP)等生态承载力理论模型在游憩环境适应性管理中被广泛应用[1],这些理论模型为国家公园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另外,气候作为国家公园开展游憩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其影响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实行适应性管理也非常重要[56-57]。降低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国家公园环境、生态系统和游憩活动影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当前游憩环境适应性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56]。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性管理策略,根据降雨和温度变化构建适应路径矩阵,将每个功能区可用的管理选项范围纳入其中[57]。
3.3游客适应性管理——平衡游客需求和资源环境保护
许多学者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多种游客管理模式和框架,如ROS、游客影响管理(visitorimpactmanagement,VIM)、VERP、游客行为管理过程(visitoractivitymanagementprocess,VAMP)、旅游最优化管理模型(tourismoptimizationmanagementmodel,TOMM)等,这些模式和框架涉及监测、规划、评估、实施等多个过程,其中监测、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提高,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对管理策略进行及时调整[57]。近年来,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国家公园游客行为监测方面[58],进而对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策略进行调整。
游客管理策略一般分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其中直接管理包括规章制度制定、团队人数限制、停留时间限制、对许可活动限制、使用地点限制和使用程度限制;间接管理主要通过引导游客自愿遵守法规,而非强制性限制的方式进行,通常以场所的改变、信息传播和教育、费用或其他经济限制因素3种方式来引导游客行为[2]。通过游客适应性管理能够了解游客感知和态度,调控游客行为,实现游憩资源环境保护,同时提升游客满意度,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
游客管理策略一般分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其中直接管理包括规章制度制定、团队人数限制、停留时间限制、对许可活动限制、使用地点限制和使用程度限制;间接管理主要通过引导游客自愿遵守法规,而非强制性限制的方式进行,通常以场所的改变、信息传播和教育、费用或其他经济限制因素3种方式来引导游客行为[2]。通过游客适应性管理能够了解游客感知和态度,调控游客行为,实现游憩资源环境保护,同时提升游客满意度,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
3.4游憩服务适应性管理——提升游客体验感
国家公园游憩服务管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往研究通常将其分为游憩服务设施管理、游憩活动管理、解说与教育服务管理及经营管理服务4类[59-60]。
1)国家公园的游憩服务设施包括游憩服务中心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信息咨询中心等[61],国家公园游憩服务设施的开发要限制在必要且适当的程度内,同时根据不同层次游客对设施和服务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服务设施,满足多样化体验。
2)游憩活动管理通过资源分配为游客提供适当的、高品质的游憩体验,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决定允许开展的活动类型、可利用程度,同时对不能开展的活动进行负面清单管理或者要求特定游憩活动的开展需申请许可证,如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42种允许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并对一些游憩活动提出了明确的限定条件[62]。
3)解说与教育服务是国家公园有效促进环境教育功能和引导游客环境行为的重要抓手[63],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定多元化的解说和教育服务,培养游客对公园资源和价值的认识和欣赏,从而加深公众对国家公园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理解。
4)经营管理服务是对公园的商业经营活动如餐饮、住宿、娱乐等游憩服务设施实行特许经营制度[9]。国家公园游憩服务适应性管理是提升游客体验感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游客需求、不同资源保护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