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古塔的景观特征研究
摘要:古塔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重要的风景要素。长江三峡库区的古塔蕴含着浓郁的巴渝地域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传统生态智慧。古塔的营建体现着该地区特殊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环境的整体思考。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古塔为研究对象,以选址特征为切入点,对其相地策略、景观表征、环境协同等方面进行剖析,厘清长江上游沿线风景要素“塔”的营建智慧与作用机制,以期为风景园林遗产,特别是长江三峡的景观遗产研究作出贡献。
塔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其与山、水、城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人们在长期与所处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总结与历史积淀,同时反映出人们的集体文化与审美心理结构[1]。长江三峡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是由北部大巴山脉与南部武陵山、大娄山围合而成的狭长地带。其地理位置险要、自然环境优越、航运交通发达,是连接古代中国东西部的“黄金水道”和重要的移民要道。
长江三峡库区有近3000年的城建史,在多元的巴楚文化的浸润下,各种营建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着。古塔的营建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映,又是营建智慧的体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智慧、人居环境实践智慧,以及审美智慧[2]。因此,针对三峡库区古塔进行研究既能保护库区古塔文化,又能帮助实现有机融合发展需要的活态保护[3],对于长江三峡库区景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西南地域的风景资源营建起着积极的探索作用。
长江三峡库区有近3000年的城建史,在多元的巴楚文化的浸润下,各种营建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着。古塔的营建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映,又是营建智慧的体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智慧、人居环境实践智慧,以及审美智慧[2]。因此,针对三峡库区古塔进行研究既能保护库区古塔文化,又能帮助实现有机融合发展需要的活态保护[3],对于长江三峡库区景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西南地域的风景资源营建起着积极的探索作用。
目前,国内学者对古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1)人文历史方面,在堪舆学及佛教进入中国并逐渐兴盛的时期,兴建古塔受到地方上的重视,《洛阳伽蓝记》《金陵梵刹志》及重庆府城和各州县志①等记载有重要古塔的兴建原因、相关传说,以及古塔选址的自然地理环境,但是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详尽的描述分析。
2)建筑历史和建筑艺术方面,大批学者对古塔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乐嘉藻的《中国塔寺》、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和刘敦祯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中国最早一批开始分析研究古塔的专著,其中记叙了大量的现场考察和测绘结果,将中国古塔进行了分类梳理,但是在塔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方面,仅对不同类型古塔在城市或寺庙中的位置做了简要描述;张驭寰的《中国塔》则对“塔与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对于本文“塔的选址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启发。
3)城市规划学方面,蒋澍的《明清地方城市中的古塔》以明清杭州、绍兴城市中的古塔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深入分析总结了塔在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建造位置、空间形态布局、与山水的空间关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还探讨了其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4],虽然该研究地域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本文截然不同,但其研究方法对本文有借鉴作用。
4)历史信息地理学方面,白占微[5]、姬许兴[6]、林昕[7]、卞建宁[8]等利用ArcGIS,结合经济、自然地理要素对古塔进行了空间分布上的研究,其中卞建宁对关中地区古塔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论述,得出关中地区古塔呈现“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以西安为中心沿着4条比较有规律的路线向周边扩展”的特点,其研究方法对本文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5)风景园林学方面,张东月等在《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宗教建筑”章节提到了古塔与寺院园林的关系,主要解析古塔在寺院中的分布位置[9],对于古塔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少有涉及;沈福煦等在《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的“佛塔与环境生态观”小节简要阐述了佛塔与生态环境及佛教生态观的关系,主要聚焦于塔的登高观景功能,以及塔在选材方面的环境生态观念[10];张科的《浙江古塔景观艺术研究》则主要从塔与城、建构筑物、自然山水,以及植物的关系进行研究[11],但是欠缺系统性的空间分布研究。
古塔的出现与传统文化、人文要素、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鉴于三峡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巴渝文化特色,这种联系在三峡库区显得尤为紧密,但是较少有学者将视野聚焦于三峡库区。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学界的古塔研究主要集中于塔本身的建筑形制、建筑特色和建筑技术等,而在风景园林视野下对古塔的历史生存环境、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等的研究较少,即使有一些关于古塔分布及选址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只是作为通篇的附带部分。
伴随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文化遗产,而应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②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古塔的分布、选址、与环境协同等景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古塔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风貌保护、景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伴随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文化遗产,而应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②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古塔的分布、选址、与环境协同等景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古塔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风貌保护、景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导致三峡库区的古塔正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塔建造技艺方面有积淀的工匠和艺人及民间传说也越来越少。同时,由于西南地区详细记载古塔的典籍和县志较少,加之三峡库区的古塔及其他重要文化景观亟须进行抢救性挖掘、梳理、分析和提炼。
因此,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各地的方志馆查阅地方志、搜集文献资料库的文字资料,展开田野调查,并结合ArcGIS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不同影响因子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空间分布、选址特征、营建动因等方面剖析三峡库区古塔的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以期为长江三峡库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的“长江文化公园”计划做一些前期工作。
因此,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各地的方志馆查阅地方志、搜集文献资料库的文字资料,展开田野调查,并结合ArcGIS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不同影响因子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空间分布、选址特征、营建动因等方面剖析三峡库区古塔的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以期为长江三峡库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的“长江文化公园”计划做一些前期工作。
1研究范围界定
在行政区划上,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作为研究对象,范围包括8县14区(图1)。研究时间的考虑为:通过对《蜀中名胜记》《重庆古塔》《重庆历史地图》《巴县志》等24本县志和方志,以及3本相关书籍和地图集①的通读与分析,发现三峡库区重庆段最早从唐代开始兴建古塔。唐代南山律宗大师释道宣所撰《律相感通传》记载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一带)相思寺有佛迹和阿育王塔:“育王于上起塔,在山顶,神便藏于石中。
塔是白玉所作,其神见在。郭下寺塔,育王所立”。现存最早的古塔为南宋绍兴年间兴建的北碚塔坪寺石塔,所以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界定为唐代至1949年,在此时间段内三峡库区共兴建古塔116座,现存100座。在地理范围上,本文选取瞿塘峡、巫峡组成的长江上游峡江重庆段为研究范围。在空间范围上,研究区域范围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汇处,大致可分为川东平行谷岭和盆周山地2个部分。
塔是白玉所作,其神见在。郭下寺塔,育王所立”。现存最早的古塔为南宋绍兴年间兴建的北碚塔坪寺石塔,所以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界定为唐代至1949年,在此时间段内三峡库区共兴建古塔116座,现存100座。在地理范围上,本文选取瞿塘峡、巫峡组成的长江上游峡江重庆段为研究范围。在空间范围上,研究区域范围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汇处,大致可分为川东平行谷岭和盆周山地2个部分。
2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在“山水文化”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三峡库区古塔选址受当地的山水形式和城市发展状况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格局。
2.1兴于交汇
通过ArcGIS核密度分析可见(图2),颜色越深,核密度越高,塔的分布也就越密集。研究区域内古塔兴建最多的是万州区,其次是开州区和云阳县的接壤处、奉节县和巫山县的接壤处,以及重庆主城区。由三峡沿线古塔分布核密度分析可知:1)古塔总体上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研究范围的各个区县;2)古塔总体分布态势不均衡,东北部地区古塔分布核密度值明显高于西南部;3)从核密度值与行政区划的关系上看,越是交运发达之处,经济越繁荣,文化越交融,兴建的塔也就越多。
2.2依山而建
长江三峡库区大致可分为川东平行岭谷、益向山地和川鄂山地3个部分。总体来讲,研究区域山高水险、河谷幽深,关隘众多、身踞要塞,人们除了有登高观景的需求外,还有瞭望防御的需求,因此三峡库区的众多古塔被修建于距离城镇、聚落较近的高处。从古塔与山脊线空间分布关系图(图3)可知,三峡库区古塔多建于靠近山脊线处。古塔建于山体之上,不仅可以增强山体形势,成为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元素,还可以强化城市的空间轮廓,突出山地城市的竖向特征,也与山、城、楼、亭等诸多元素共同构筑了城市的空间秩序。
2.3傍水而立
三峡库区河流数量多且分布广,江河水系不仅是沿岸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基础,也是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交通廊道,古往今来,众多城市皆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古塔此时便被赋予了航运标识功能、监测水位功能、登高瞰水功能,以及城市边界界定功能,于是,多座古塔被临水修建起来。通过ArcGIS对三峡库区水系进行1.2km缓冲,叠合古塔分布的地理坐标,发现研究范围内有33座古塔位于距水1.2km范围内,占研究古塔总数的33%,此数据充分说明了水是古塔修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