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 PenJing8
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2023-10-04 12:15:19  浏览:0
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摘要:南宋庆元府郡圃因官员任期短暂而营建活动频繁,并由程覃和吴潜主导分为桃源洞和新桃源2个时期。以史料图文结合考古成果对其分别进行平面示意复原,发现不同时期的郡圃景象受官员与时代审美的影响颇大,却因官员志趣而具有相似的造园意旨。郡圃兼容供官员个人游憩的自适空间和进行礼教群体活动的礼宾空间,而与民同乐的众乐空间并非郡圃之必要,未见于庆元府郡圃中。
 
此外,郡圃注重保护古树名木,以示对前人政绩的纪念。园中部分景名具有提炼展示当地风景名胜、标榜官员与天子美德以及夸耀政绩的意蕴。揭示了南宋官员对衙署园林空间营造、植物种植和景观命名的偏好特征,对宋代园林风格特征的研究亦具有一定意义。

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南宋园林文化兴盛,且不局限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主流园林,衙署园林的营建活动亦常见于典籍。其中府、州、军、监级治所衙署的附属园林被宋人称为郡圃,其设立是宋代的一种风尚[1]。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记录了166处府、州、军、监,其中138处都有关于郡圃的记载,可见其兴盛情况。南宋府、州、军、监的长官,即郡圃的营建者,多为文人官员,这使得郡圃既有文人园林的特征,同时又受到官员志趣的影响,郡圃亦成为南宋园林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当前对宋代郡圃的整体研究多集中于其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属性。这些研究或结合宋代蓬勃的游赏文化揭示郡圃公共性质的转变[2],探讨其选址建设和组织管理的途径[3];或从历史学、文学角度揭示宋代官员对郡圃等公共景观营建热度的变化,探讨其营建目的[4]和政治意义[5]。而对现存郡圃遗迹——绛守居园池和罨画池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历史变迁[6-7],因宋代仅占其中一段时期,故相关研究并不深入;对史料中的宋代郡圃(如相州、建康府、建德府等地郡圃)的研究则关注衙署的基址范围[8]、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9]以及植物景观特征[10]。
 
当前研究对宋代郡圃区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特征尚未有深入的探讨,故而本研究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以南宋庆元府(位于今宁波市)郡圃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发现与史料记载复原其平面,并从“官员志趣与郡圃”的视角解析南宋郡圃独特的造园意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