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驱动的城市景观发展特征
2.2.1从主观设计到客观应对
传统景观设计常依赖于主观经验,缺乏因果对应的客观反馈评估手段。在评价景观空间的使用情况时,传统调研方法(如观察注记、问卷访谈)周期长、效率低,难以系统性获悉空间使用的客观情况及主观体验,导致公众需求难以与空间设计匹配。
而随着“智慧园林”建设目标提出[21]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LIM)技术平台的实践应用[22],可实现对景观要素全生命周期下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运维。在社会感知层面,各类大数据和各类穿戴式设备为定量测度公众情感认知提供方法,为人性化的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客观依据。
而随着“智慧园林”建设目标提出[21]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LIM)技术平台的实践应用[22],可实现对景观要素全生命周期下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运维。在社会感知层面,各类大数据和各类穿戴式设备为定量测度公众情感认知提供方法,为人性化的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客观依据。
2.2.2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互动
传统景观要素停留在被动观赏的层面,公众作为观景者与景观要素之间仅存在单一交互关系[4]。同时传统景观空间的实体边界固定,承载的公众活动单一。数字景观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变景观要素单向展示的现状,态反馈调整,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空间使用需求,提升景观空间的活力[9]。
2.2.3从现实空间到虚实共生
传统景观空间基于实体空间承载线下游憩活动,而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面对数字化生活方式转型,虚拟网络世界已附加于实体空间,成为公众交往互动的新的载体,同时实体空间在虚拟空间的冲击下更加注重体验感的提升以吸引人群游览,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感官层面对于空间场所的感受[23],未来数字景观发展向虚实共生转变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捕捉人的行为变化,促进人与景观的双向交互,并进行动态可视化展示[5-7]。数字景观技术也可根据实时使用情况对景观要素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