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阶段,可以根据调研数据和人群需求,应用智能算法制定相应的景观方案,并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建模和仿真,预测方案效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提升方案的实用性和效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明确规划范围及目标,对不合理的景观格局进行结构调整。
例如,An[21]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运用资源分配算法,对A市2017—2019年的生态景观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了城市生态景观结构主体化方案,使A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从2019年的2.2增加到2021年的3.4,为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在生态景观空间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提供支持。然而,当前城镇生态景观规划治理模式的研究存在主观因素占比大、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例如,Ying等[22]提出了基于模糊优化算法的小城镇生态景观评价模型,协调栖息地质量和稀有度(habitatqualityandrarity,HQR)三维规划模型相关的特征参数,通过对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景观二维图像的过零率、信号波形转换、滤波激励信号矢量计算3个方面的处理,明确了整个城镇生态景观仿真设计系统的层次框架和层次从属关系,形成了该镇生态景观初步治理方案;然后对三维景观规划治理的仿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实现对城镇整体生态景观规划和治理质量的闭环评价。
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智能优化算法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其优化,使景观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Qin[23]从智能化技术入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统的农村景观设计模型进行改进,在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增加智能照明与灌溉系统,结合传感器设备智能调节照明区域和强度以及灌溉喷洒的面积和范围,实现智能照明交互和灵活灌溉。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景观空间规划模型能够达成数据的动态划分,自动生成景观建设格局,
实现数量与空间的有机结合,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支持。
总体而言,将物联网技术与景观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提升了智慧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24]。因此,在当前智慧景观的背景下,可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精准化规划[25],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景观规划设计定量研究与科学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