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中乡村地方性景观的3个研究设计 - PenJing8
生态适应中乡村地方性景观的3个研究设计
2023-08-04 23:16:09  浏览:0
1研究设计
 
1.1理论分析框架
 
在地方性景观的演化过程中,景观适应的路径逐渐分化成原生型地方性和建构型地方性[22]。原生型地方性大多体现着景观原来的特征;建构型地方性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呈现地方性要素的流动。体现在乡村的地方性景观重构中,部分村落长期保持与生态本底适应的农业生产活动[23],表现着原生型地方性的特征。而在生态适应的背景下,建构型地方性又可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2种形态。
 
在生态适应进入稳定阶段的地区,相关主体主动依托当地生态要素,植入新的元素以带动村庄发展,并实现与原有场地融合[24],改变乡村风貌和社会网络,可理解为一种拼贴型的地方性;在持续面临生态灾害的地区,人们被动通过易地搬迁规避生态劣化,形成农民集中安置导向下的移民新村[25],重塑新搬迁节点的空间环境和功能,产生了迁移型的地方性景观。由此,构建乡村地方性景观的类型分化分析框架,对兰考县的乡村地方性景观进行类型分解。
 
在生态适应的背景下,乡村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可转换为行动者网络中具有能动性的非人类和人类的异质行动者。异质行动者面临着由各自利益驱动的不同目标和障碍,并根据其中核心行动者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强制通行点,互相嵌入动态的转译过程,形成重构结果。转译过程需要通过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及排除异议5个阶段[26]实现,即核心行动者聚焦关键问题形成所有异质行动者实现目标的强制通行点[27],通过各种策略将利益赋予其他行动者,将其征召和动员结成网络联盟,并需要排除转译过程中偏离网络的异议,维护网络的稳定运行[28]。
 
随着研究对象的障碍与目标发生变化,行动者网络进一步发生重构,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转译过程。通过行动者网络的形成与转译框架,乡村地方性景观的重构过程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现。因此,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图1),对乡村地方性景观的分化重构过程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乡村地方性景观演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地方性景观的重构表现。

  生态适应中乡村地方性景观的3个研究设计
 
 
1.2案例地概况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部,地形地貌受黄河影响较大,其乡村地方性景观具有多元化的重组现象。黄河自金代流经县境以来,多次决溢迁徙,使得县内遭受风沙、盐碱、内涝等灾害威胁。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县域自1960年以来采取多种生态治理措施,当地乡村的地方性景观也不断地进行自我干预与调整,产生了不同的适应类型。其中,杜寨村、谢庄村地处黄河故道,村庄适应过程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发展适应自然本底和生产条件的农业,其乡村景观依然为原生型地方性;范场村、张庄村为生态要素驱动的旅游型村庄,利用生态治理时期形成特色林业,引入旅游等特色产业,并通过景观改造活化村庄内部功能,其乡村景观分化重构为拼贴型地方性;东坝头村、姚寨村位于黄河低滩区,通过易地迁建,重塑村庄的景观与空间结构,其乡村景观分化重构为迁移型地方性(图2)。
 
1.3研究数据与方法
 
1.3.1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为分析县域集中性生态治理结果与适应过程,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提供的30m分辨率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1980、2000和2020年),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每一时期内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方向和程度,呈现兰考县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化过程。

生态适应中乡村地方性景观
 
1.3.2乡村地方性景观演化分析
 
为分析不同类型乡村地方性景观的演化过程,根据2009和2021年分辨率为0.5m的GoogleEarth高清影像及各乡镇政府提供的村庄行政边界资料,目视判读及解译兰考县典型乡村的用地结构和建筑分布,分析乡村的土地与建筑格局变化情况;根据实地调研观察和照片拍摄情况,分析乡村的院落空间形态变化情况。
 
1.3.3地方性景观重构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研究团队于2022年8月在兰考当地乡村对县政府干部、镇政府干部、村委会干部、本地村民、民宿及乐器产业从业人员、外来游客等28个相关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每次访谈时长约为30min~1.5h,访谈重点包括乡村基础情况、产业情况、政策支持、乡村地方性景观变迁等;结合政府提供的地方志、乡村发展历程、乡村产业情况、乡村发展规划、乡村政策等相关文本资料,以及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获取的资料,系统梳理兰考县乡村地方性景观分化重构的行动者网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