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景观的2个时间深度特征 - PenJing8
海岸带景观的2个时间深度特征
2023-06-14 14:32:31  浏览:0
海岸带景观的时间深度特征
 
2.1时间深度概念的引入
 
1983年,Corboz[30]提出了“土地复写”(landaspalimpsest)概念,用以比喻有限的土地在自然和人为过程中被不断改造的过程,指出了人类环境的时间深度。这一概念契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当代的发展置于时间视角的思潮[31],并在启发环保意识和行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32]。景观特征评估领域较早引入了时间深度概念,其被阐释为“随着时间推移,塑造景观的文化因素的视觉表达”[33],发挥着平衡景观特征分类的概化与在地历史的复杂现实作用[34],主要通过基于GIS的历史景观特征(historiclandscapecharacterisation,HLC)制图来描述当今景观形成的历史轨迹[35]。在英国,HLC已经拓展到SCA,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历史海景特征(historicseascapecharacterisation,HSC)评估方法和成果[36],但并未突破上文所论述的当前SCA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倾向于对土地利用模式的记录。
 
近年在考古和城市规划的交叉领域,在“土地复写”概念的基础上,受到田野考古中文化堆积层的启发,有学者提出“深城”(deepcity)概念[31],强调可以将城市空间看作由多个复杂的、时间上相互关联的切片层积所组成[37]。进而将时间深度视为城市空间具有连续的变迁历史时所具备的一种典型特征,可以融入广义的文化遗产项目前期分析、设计、管理等工作[31],以补充历史性城镇景观(historicurbanlandscape,HUL)方法。这一进展桥接了时间深度概念与场地开发,表明时间深度概念在城市空间塑造中同样具有适应性。

从诠释学的角度理解,时间深度的存在表示设计者与场地文本之间存在时间距离,而距离的存在更有助于设计者创造性地理解场地[38]。事实上,景观的复写(层积)属性[39]对设计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已经得到讨论[40-41],这种层化的、深度的设计认知方式已经体现在诸多实践作品中[42],并将是当代新型设计思维范式诞生的基础[43]。可见,时间深度在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中同样具有运用潜力。
 
2.2时间深度视角下的海岸带景观
 
同城市空间类似,海岸带是“记录过去的档案”(archivesofthepast)[44],同样具有时间深度的特征。结合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下的专业知识与科研发现,海岸带景观的时间深度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层级。

海岸带景观的2个时间深度特征
 
1)海岸带是海与陆互相影响的地带,地动(区域性的新构造运动)和水动(全球性的洋面变动)都可以深刻影响海岸的发育过程[45]。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海岸带一直处于“沧海桑田”和“桑田沧海”①之间的动态演变之中,具有多样性和时间性的特征,留存有大量自然塑造地表过程的痕迹。例如,意大利南部的梅塔蓬托湾沿岸的阶梯状地表记录了构造抬升过程中古波浪带活动的位置与痕迹[44,46](图1)。不仅仅是痕迹,这一过程有时是可被人所感知的。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古人观察到海中浮生的沙坦需要经过“鱼游”“橹迫”“鹤立”“草埗”“围田”5个阶段才可以完成由水域向沙田的转变。
 
2)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古人类在海岸从事渔猎活动,在海滨高岗上建立原始聚落。中古时代,人类逐渐衍生出以海为生的滨海地域经济,同时通过上岸耕种、贸易以及抢掠来弥补阶段性的资源匮乏[48]。在地域性主导资源和价值观念[49]的影响下,沿海地区发展出渔业生产、盐业生产、港口贸易、滨海农耕等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差异化的文化景观,进而催生了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承载集体记忆和本地生计的海岸带景观风貌。伴随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工建设的新土地和长期持续塑造的堤岸共同组成了能够颠覆海岸自然形态的人造景观。大型工业构筑物、交通基础设施和厂区以及一系列的填海造陆工程出现在海岸带上。

海岸带景观的2个时间深度特征
 
可见,海岸带的景观风貌一方面有自然海陆环境变迁的时间切片,另一方面有滨海区域人类生存历史图景的时间切片。结合人类活动对地表空间的影响程度,2种时间切片共同构成了时空复合维度下的海岸带景观构成系③(图2),成为认识海岸带景观特征要素价值的新切入口。不同时间切片叠加积淀成为地域差异化明显,具有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海岸带景观风貌,为空间营建提供了景观原型[50]。
 
通过引入时间深度概念,不仅可以将传统SCA方法中静态的、断面式结果升维,将当前空间的物质现状与场地的历史演变过程结合起来,还可以弥补目前景观特征单元和要素尺度的景观特征评估结果存在的不足,同时提供囊括陆域和海域、人工和自然不同类型景观的谱系,有助于厘清自然系统与人居环境在时空发展中的内在逻辑。从而在维度、尺度方面实现对现有SCA方法的拓展,进而在流程上形成从场地分析到设计方法[40]的思维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