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 PenJing8
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2023-06-14 14:26:11  浏览:0
案例研究
 
福建省厦门市是中国具有较悠久开发历史的典型沿海城市,战略地位重要。宋元时期,厦门岛作为拱卫泉州的军港开始兴起,此后逐步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与军事口岸。

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进入21世纪,厦门市提出跨岛发展战略,进入由海岛型向海湾型发展的转型阶段。政府部门希望通过“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的建设,带动同安湾东岸滨海新区的开发。本研究以全长7.04km的浪漫线下后滨至会展中心段为案例实证研究场地(图4)。
 
此段线路紧贴岸线,沿线集中了厦门市域内典型的海洋优势资源,同时具有弹性、多样化、差异化的海岸带开发导向[53],为验证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契机。
 
4.1摸底识别

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不同时间深度和空间尺度的景观切片记录了厦门海岸带所发生的历时性变化,并在此呈现出拼贴的图景(图5),共同构成了当地的景观风貌系统。识别出的海岸带景观时间切片主要有如下3类。
 
第一自然景观包括海岸带空间中天然存在的全部自然物。同安湾属于厦门海域中复式港湾的一部分,水域平静。本案所在的东岸多为泥沙质海岸,分布有大面积成片的滩涂,滩面平坦,集中在本案北段。鳄鱼屿则是一处海进时期被夷平的海蚀台地残丘,因长期人为活动干预小而植被茂密。
 
第二自然景观集中呈现了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的传统方式和第一产业构成,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厦门地区有悠久的耕海传统,这种以利用海边滩涂发展的海洋农业是本案城市海岸带第二自然景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渔业发展下在近岸处通过筑堤而成的鱼塘、虾池以及滩涂上的生蚝养殖栅架,创造了独特的格网状肌理特征;岸线后方的陆地上人们以沙质土壤为基础发展了以沙田为主的农业空间。随着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岸边聚集了大规模的虾(苗)养殖场。渔业、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共同形成了该区域第二自然景观。
 
第三自然景观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滨海地区的人造景观,具有多样的驱动因素、建造技术手段和空间介入方式。始于元代的刘五店古村拥有避风港和古渡口,是厦门市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历史遗迹。古村所属的刘五店港区,有工业码头群以及共生的工业构筑物,是潜在的“第四自然”。此外,场地的时间深度层积可以预先考虑未来的城市建设,本案场地南段正在填海建设中的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将极大地改变周边面貌。
 
 
4.2空间再生产
 
时间深度带来的多重性和历史线索可以引导设计师充分关注场地演进过程,并将此视为地域特征传承、转译和促进滨海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要素以及实现恰当、得体、真实和独特的场地设计的基础[54]。将空间作为媒介对城市海岸带区域进行创造性再生产,可以创造协调场所更新、当代文化表现和历史连续性记录的叙事性景观。基于上述厦门海岸带景观分析矩阵,本案所采取的空间再生产方式主要有以下6点。
 
1)转化:通过保留场所原有功能并转化至新的构筑之中,可以实现非物质、叙事性的保留[31],使场所的时间深度特征得以延续。案例中刘五店古村起源于官驿和渡口,得名于明代初期这里的5间商铺。案例对其原有的驿站商埠功能进行了延续与转译,在保留古街的同时在刘五店古村周边拓展建设新的商业、服务业配套设施。
 
2)修复:为了保护一些正在消失的可见痕迹和场景,修复和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刘五店古村的滨水界面,案例在修复古渡口堤岸的同时恢复了水上街市。
 
3)保持:第一自然景观作为海岸带景观风貌的天然基底,应该被保护。在其受到破坏时,可以借助人工措施促进恢复,以达到保留原真的目的。对于第二、第三自然景观中失去功能的结构,也可以保持切片的自我演替、分解过程,直观展示动态过程中的时间性和真实性。案例中,对于已经锈蚀的储油罐就采取了不干预锈蚀过程的策略。
 
4)拼贴:提取碎片化的旧元素或特征在新建设施中进行再组织,形成和谐的整体,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使用的设计方法。拼贴还能创造错位的集合,可以唤起观者的情感记忆,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55]。案例提取了场地农业和滨海养殖业的传统文化景观元素,对沙田、养虾棚、鱼塘进行了再设计并整合为一个游览系统。
 

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5)重置:将现代的功能安置在旧有结构中,或通过命名、转译等途径将被完全清除的有形景观痕迹或者无形的非物质遗产融入新的景观之中,使不同时间深度的切片在空间中共生,创造出相对较高的历史真实性和新的象征意义[56]。案例通过保留耕海堤围,并将其改造为可以供人深入滩涂、走向大海的“记忆探索之路”步道,丰富了滨海体验的空间位置(图6)。

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5个案例研究

储油罐和输油管道被改造为海岸艺术地标和高架步道,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文化艺术空间(图7)。
 
6)叠加:通过保留差异性和结构层化实现切片的叠加,可以形成对比。一方面创造新的空间媒介成为凝视过去时间的孔洞,另一方面使功能并置以实现场地的增值和发展[57]。案例通过架设空中步道体系,在平衡高差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感知路径,使人可以在游赏过程中体验虾(苗)养殖场遗迹(图7)。
 
4.3系统建构
 
案例以马拉松线路和滨海岸线为空间基础,以连贯的开放空间系统协调不同时间深度层中的景观类型,一方面串联海岸带不同时空切片组合下的多元区域特征,形成连续的海岸带景观序列;另一方面使得城市海岸带从全景式的由上而下的规划,转变为人能够参与及发掘的体验空间[58]。同时人可以借助岸线和线路强烈且明确的方向导向,通过在场的景观体验触发对厦门城市发展过程的思考或者回归传统的乡愁。
 
系统建构还需要关注城市、人与海岸带所处地理格局之间的互动。案例在城市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创造了一个公众可达的、舒适的、具有活力的公共休闲空间系统和连贯的慢行系统,成为强化人与海亲密关系的纽带。通过设置地标、眺望点来建立视觉交互,连接外部环境的关键识别要素(例如鳄鱼屿、厦门本岛海岸),将更广阔范围的风景要素纳入滨海游览体验之中。
 
4.4过程响应
 
海岸带景观开发作为推进区域发展建设的重要举措,其建设往往先于后方的城市空间。案例选择将海岸带景观建设过程与农村城镇化过程协同,在穿过远期开发区的区段选择低干预的介入方式,保留耕海传统,并在场地内的经营性活动中规划自营类型,为周边村庄的生计转换提供缓冲。
 
5讨论与结语
 
本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基于海岸带固有空间特征和时空发展规律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海岸带空间内涵和时间层积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形成了能够充分解读场地的分析方法和尊重场地时空变化的设计策略,旨在推动传统的滨海景观开发向尊重海岸带原有景观特征的方向转变。该设计方法作为一种框架具有以下3点特征与应用性。
 
1)保留景观空间的动态性。该设计方法承认城市海岸带空间具有典型“自然—人工”复合的历时性特征,但并非是对历史痕迹复原再现的盲目追求,而是认识到海岸带整体空间系统处于以某种逻辑主导的复杂动态变化之中,形成尊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具有动态兼容性的设计成果。
 
2)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该设计方法强调设计方案与场地在地性特征的互文关系,能够缓解现阶段海岸带空间发展中呈现的风貌同质化问题,弥合城市建成环境与场地自然、人文记忆的疏离,延续地域文化认同。通过对地方性景观资源进行识别、转译与价值实现,挖掘社会、文化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适应场地复杂性的高容度。该设计方法有效补充了现有的SCA方法,通过引入时间维度,突破了海陆二元性,形成全谱系海岸带景观构成要素的集合,可以改善设计尺度对于海岸带特殊环境特征和地方景观价值的认知。此外,设计方法中层化的逻辑具有包容的设计态度,因此无论在存量更新还是增量扩张中均能够适应海岸带复杂的场地背景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与开发需求。
 
本研究对城市海岸带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讨论仍存在局限。从实践角度,本研究提出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框架,如何选择保留的景观特征要素和呈现手法,如何选择平衡海岸带景观细粒度和整体景观面貌之间的跨尺度关系都需要设计师针对具体的设计语境进行灵活把握。未来可以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整理并归纳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等途径切实进行空间再生产工具包的构建工作,不断充实方法框架。
 
从研究角度,海岸带的风采是否能够在城市化浪潮中浪漫依然,不仅需要在设计实践中关注海岸带景观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更需要建立健全适应中国本土的SCA方法和全过程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这同样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本研究引入的非空间视角,对于上述宏观评估和决策以及其他高价值地域景观的延续和保护同样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