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青田祯埠岭下村,通过废物利用、就地取材、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等方式美化家园,打造属于祯埠的美丽村庄,让群众满意,让乡愁回归;
穿行在龙泉市兰巨乡通往凤阳山景区的公路上,满目皆绿,车行景移,村落星布,房前屋后姹紫嫣红,美丽升级后的公路自身就是一道独特的景观;
从八月份开始,莲都全区 14 个乡镇(街道)开展“花样美村”创建活动,计划今年 12 月底前打造 28 个以上“花样美村”,实现高速沿线村庄由点及线全覆盖……
目前,丽水全市上下掀起创建“花样村庄”的热潮。“花样村庄”,是我市在“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中,打造“一户一景致,一村一韵味,一路一画卷”的有效抓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形成“绿富美”丽水样板品牌的有效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花样村庄’的创建又将‘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两者互通互促的一座独特‘廊桥’”。市“六边办”负责人介绍道。
美丽家园的富民产业 景宁畲族自治县标溪村原本只是一个浙西南再普通不过的小乡村。常住人口 100 户 218 人。而现在,这个小乡村已经华丽转身为“鲜花小镇”,游客一步入标溪村,就立刻置身于鲜花的海洋之中。
里弄转角,屋后房前,庭园阳台,甚至是斑驳的墙壁中,遗忘的沟渠内,无不花枝摇曳,莫不花香怡人。如今,村里那些原本司空见惯,随处可见的破铁桶、破脸盆、旧酒瓶、空油壶、破轮胎似乎忽然不见了踪影,仔细一瞧,原来都被花农“侵占”为了花瓶、花盆、花罐、花壶了!
标溪村的花,博而有专。政府看准了农户的养花热情,因势利导,主推如今颇受市场推崇的玉蝶花(莲座状,短茎,淡绿,肉质,属多肉植物)。此花貌萌,易养护,时间愈久,价值愈高。村委会主任介绍,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养花,其中 62%的农户种植 50 盆以上花卉,全村共有花卉 4000 余盆,其中玉蝶花就有 1600 余盆。
农户马志英是该村的养花能手,家里种养花卉 310 盆,她说:“我以前只喜欢种兰花,今年开始乡里推荐我们种玉蝶花,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效果还挺好!今年短短两个月,我就卖出了 7 盆,价格最高的一盆卖了 1200 元!”
据悉,标溪村所在的标溪乡为了发动全民养花,打造“花样村庄”,动了不少脑筋。比如乡党委书记亲自组织茶话会,邀请村里的妇女一起交流种花心得,走到哪将茶话会开到哪,营造“花样村庄”建设的浓厚氛围。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由政府出资购买花籽与花盆,免费赠送给农户。同时邀请养花专家给村民上花卉培育课,手把手传授养花知识,解决农户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我今年 61 岁了,刚刚学会使用微信。是乡里的干部教我的,我把家里的花拍成照片传到网上,竟然就有人来向我买花。养花不仅可以交朋友,还可以赚钱哩。喏,我这盆玉蝶花,就卖了 800 元呢。”农户张凤英打开手机,指着里面的一张“玉照”说道。
据悉,该村自打造“花样村庄”以来,仅 6 月份,就通过互联网出售花卉 23 盆,成交金额7000 余元。“庭园美了,朋友多了,心情好了,钱又赚了。”村民尝到了种花养花的甜头,自觉参与建设“花样村庄”的积极性更高了。
“下一步,我们要把养花从一种习惯变为一种产业,依托‘鲜花小镇’的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让标溪成为真正的‘绿富美’”。标溪乡党委书记陈芳谈到标溪的明天,信心满满。
都市游人向往的乡愁之地 龙泉市兰巨乡有一条通往凤阳山景区的通景公路,全长 15.9 公里,依次经过五梅垟、大巨、张山、大赛、官埔垟、炉岙 6 个村。
沿途群峰峥嵘,峡谷峻峭,沟谷交错,天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车行景移,两侧皆是蓊蓊郁郁的树木,满目皆绿,青翠欲滴。每隔数里,可见村落星布,传统的处州民居,青砖房,黄泥墙,别具一格,乡愁铺面。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每个村落的房前屋后,都摆放着各式花卉或绿植,或姹紫嫣红,或随风摇曳。这条通景公路,俨然成为了“古径通幽道,花团锦簇来”的独特景观。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每个村落的房前屋后,都摆放着各式花卉或绿植,或姹紫嫣红,或随风摇曳。这条通景公路,俨然成为了“古径通幽道,花团锦簇来”的独特景观。
在官埔垟村农户杨少花屋后的庭院内,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这些花多为本地独有的花卉,如鸡冠花、美人蕉,兰花、俗称“指甲花”、“五角星”的土花等等,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多肉植物。就连藤架上密布的丝瓜藤,几只成型的丝瓜也别具风味。如此生动的庭院,与不远处的青砖房和黄泥墙交相辉映,一股浓浓的乡愁气息迎面而来。
该乡负责人刘福明介绍道,通过“花样村庄”的打造,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得以充分彰显,这些花卉全部都是村民自主种养,自觉维护。大家闲时便打理自家的花花草草,不仅让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乱张乱挂不见了踪影,还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
目前,许多村庄在绿化建设过程中,盲目模仿城市绿化,种植一些城市里的珍贵苗木,浪费了钱且不说,每个村庄千篇一律,丧失了自身独有的乡愁与韵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在兰巨乡的大巨、张山、大赛等村,鲜见城市里普遍的绿植,扑面来而都尽是农村里常见的水果树,比如李子树,栗子树、梨树、柿子树等。如恰逢适季水果,往来游客驻足观赏,顺便采摘几斤回家送给亲朋,亦不失为另一种风味与经济之道。
炉岙村小有名气的度假村,目前有 23 家农家乐,312 张床位,今年农家乐经营收入达到了300 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达到 21%。
随着“花样村庄”的打造,该村正积极从传统农家乐向民宿经济转型。如今在炉岙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摆放着姿态各异的盆花,或利用青瓷杯做些简单的吊花,或将闲置生活用品加工打造后种上各式鲜花,将庭院与自然、人文紧密相融。居住在此的游客,开门见花、推窗见绿,心旷神怡。
来自上海的游客卢先生在炉岙一住就是十几天,他说这里的人们淳朴厚道,善良好客,尤其是这里的花花草草,很有性灵,让人眼前一亮,身心愉悦,“有机会我们一定还要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