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在不足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的延绵生机,源自于一代代匠师对其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从岭南盆景的技艺传承模式看,当下大部分岭南盆景的传承与教学依然停留在小范围的师徒传承、口传心授的民间匠作教育模式,尚未被系统地纳入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体系中,技艺传承与科普受众群体不够广泛,年轻一代的关注度不够等传承问题。
其次,从岭南盆景的技艺传承周期看,传统匠作传承方式往往要求学习者长时间浸入式的工艺实践磨炼,盆景的实践周期又因其工艺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尊重花木的生长周期,而变得更为漫长。岭南盆景的技艺特征也进一步延长了实践周期。
以“蓄枝截干”为核心技艺的岭南盆景要求盆景匠师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精心培养各级托枝和枝干,以展现岭南盆景擅长的“近树”细节。因而,较之其他盆景流派,一盆成熟的岭南盆景往往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周期,正所谓“一寸枝条生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面对当下扩张的市场和需求,这种漫长的创作周期往往限制了岭南盆景技艺的传播,让不少盆景爱好者望而却步。
再次,从岭南盆景的技艺研究基础看,中国文化传统中“重道轻技”“道器分离”的观念,也给盆景技艺的研究和传承带来困难。发端于我国的盆景艺术虽然传承千年,但目前遗留或记载的文字史料却寥寥无几。仅凭《长物志》《花镜》《闲情偶记》等文人笔记中关于技术操作的只言片语,我们也难以对古代盆景技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时至今日,大部分工艺匠师依旧专注于实践本身,较少著书立作、记录工艺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工艺匠作技术往往逐渐湮灭。以第一代岭南盆景匠师为例,风格独树一帜的“素仁格”盆景宗师陈素仁遗留下来的盆景照片仅有五张,而其文章记述也仅有一篇短短几百字的小文。盆景作为一门有生命的艺术,仅凭几张照片必然无法传达素仁和尚创作盆景的精神内涵与匠艺体验,这为“素仁格”盆景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随着岭南盆景的独特审美特点与技艺特色备受前辈专家关注,自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多本岭南盆景著作相继问世,岭南盆景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时候。其中刘仲明先生等编著的《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对上世纪末岭南盆景的相关理论和技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对岭南盆景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罗泽榕、陆志泉先生等主编的《盆景制作与养护》(南方本)则是第一本以岭南盆景为主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可以说,改革开放后岭南盆景的迅猛发展与前辈匠人对工艺的研究密不可分。技艺的发展与成熟必然要求系统研究的同步跟进,如何围绕岭南盆景的核心技艺梳理、归纳并呈现工艺流程一直是岭南盆景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岭南盆景的发展,当下岭南盆景技艺系统研究亟待承前启后,对各类技术流程与意匠造作做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记录和研究。
最后,从岭南盆景的行业发展看,在市场导向下,当下岭南盆景在走向精品化、大型化的同时,也抬高岭南盆景的收藏和入门门槛,无形中形成的行业壁垒使得盆景交流和发展限制在有限的人群内。如何将岭南盆景带回当下城市化的新兴生活模式,走出有限的“玩家圈”,特别是吸引更多年轻的盆景爱好者加入岭南盆景的赏玩队伍,更是关系到岭南盆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上挑战决定了岭南盆景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绝非易事,所幸还有以下时代机遇助力,需要我们加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