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花的盛行与花木促成栽培技术
1.盆花的盛行
(1)都城临安盆花的盛行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临安宫廷中列置盆花进行纳凉的景况:
又置茉莉、素馨、建兰、赓香藤、朱植、玉桂、红蕉、阁婆、詹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从此记述也可以看出南宋皇宫中利用盆花进行庭园布置的盛景。一般市民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原产于岭南等地的南方盆花,但也在大门口和庭院中摆饰了当地常见花草的盆花。如临安的端午节时,“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到农历六月六日时,又“盆种荷花、素馨、茉莉、朱模、丁香藤”等。
有的家庭还在盆里栽种葫芦,挂果后进行观赏:‘,葫芦秧种小盆,得土甚浅,形仅寸许,垂挂可观。”当时,还有一种独特的盆景荷花的方法:“种盆荷花,用老莲子,装入鸡卵壳内,将纸糊闭孔,与母鸡混众子中同孵,候雏出取开,收起莲子,先以天门冬为末,和羊毛角屑拌泥,安盆底,种莲子在内,勿令水干,则生叶开花如钱大,可爱。”
当时,虽然盆景的花木种类较多,但以盆景牡丹与盆景兰花最盛行。
(2)盆兰的分盆法
唐代时王维已开始制作兰石盆景,到了宋代,兰花以其幽香和雅姿受到了士人们的喜爱。兰花的专著有赵时庚的《金漳兰谱》和王贵学的(兰谱》,此二专著中都记载了盆兰的分盆法,下为王贵学《兰谱》中所记载的方法:
未分时前期月余,取合用沙,去砾扬尘,使粪夹和(鹅粪为上,他粪勿用),晒干储久,待寒露之后,击碎原盆,轻手解拆,去旧芦头,存三年之颖,或三颖或四颖作一盆,旧颖内,新颖外,不可太高,恐年久易隘;不可太低,恐根局不舒。
如上所述,由于栽培、欣赏盆花的盛行,盆花也成为当时壁画、陶瓷绘画的主题之一。例如,在辽宁昭乌达盟挖掘的辽墓壁画中,发现了两幅盆花图,盆作长六半花形;景德镇窑、定窑的陶瓷制品中也偶尔发现绘有盆花的构图。
2.花木促成栽培技术
花卉促成栽培的发展,是宋代花木栽培技术进步的又一重要反映。周密(1232-1308)在《齐老野语》中记载了南宋临安马腾的“唐(堂)花法”:
马腾艺花如艺粟,囊驼之技名天下,非时之品真足以伴造化、通仙灵。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花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编竹置花其上,以牛皮、硫黄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蛊然胜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若牡丹、梅、桃之类无不然。独桂花则反是,盖桂必凉而后放,法当置之石洞岩窦间,暑气不到处,鼓以凉风,养以清气,竞日乃开。
由此可知,我国在南宋时已经根据花木的自然花期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采取适当调节温度、光照等生态因子的措施,进行花木的促成栽培。这种能使花木开出“非时之品”的唐花技术,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