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定期侦察和记录绿地内大叶黄杨盆景上白粉病的发生情况,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大叶黄杨生长状况,正确推断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和发展态势,并及时通报。快速准确地把握大叶黄杨白粉病的最好防治时候,选取有效地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样化造景
在园林植物造景上,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人文地理等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指导思想,并以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的造林方法,进行造林活动。在园林设计规划时,应提前对大叶黄杨盆景的生长习性,以及其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进行预估,并建立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因省时省工,大面积片植、块植绿篱的设计方案,多选择采用大叶黄杨与其他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建立人工病虫害缓冲带,防止大叶黄杨白粉病向周边的健康林地扩散。
3 加强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提高树木的抗性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注意抗旱排涝,使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栽培条件,栽植于干燥、光照充足、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结合秋、冬季修剪,清除病枝、枯枝、落叶等,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在生长季节,若发现病芽、病叶和病梢,应及时摘除销毁。
在日常园林管护中,积极做好休眠期清园,在大叶黄杨盆景生长期间,采取对发病重且不影响绿化带成型的枝条进行掏剪、抚育、间伐等措施,也可大大减轻发病。因大叶黄杨白粉病叶片正反两面均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为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叶片正反两面均匀着药[3]。
目前在大 叶黄杨盆景白粉病 防治中多以传统的杀菌剂(粉锈宁,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为主[4,5],这些杀菌剂由于长期使用,已使病菌对其产生一定抗性。应筛选新的替代药剂品种,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或者不同药剂之间的混配,并配合有效施肥,对防止病原菌对药剂品种产生抗性和提高植株对病菌的抗性都显得十分必要。
4 加强园林植保人员的防治意识
针对当前植保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和技术力量薄弱现状,各园林绿化单位应积极吸纳热爱园林事业的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第一线,切实加强技术力量,为搞好园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储备人才基础。加强对园林植保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同时培养全体工作人员良好的企业责任心,建立“园林是我家,我防为大家”的植保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