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黄韭盆景的高产栽培技术 - PenJing8|盆景吧
南宫市黄韭盆景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9-02-21 15:34:30  浏览:87
 每亩收入2万多!南宫黄韭是怎么种出来的?
 
黄韭是河北省南宫市特有的蔬菜作物,2017年南宫黄韭盆景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般4月中旬露地播种的韭菜不进行收割,主要用于养根,11月中旬待韭菜叶片干枯,叶片的营养回流到根部后,贴近地面将地上部干枯叶片割掉开始起根,将挖出的韭根捋顺,整齐排列栽植于半地下温室苗床,平均20~30天收割1茬,至翌年2月底一般可收3~4茬,每亩收入2万元以上,效益可观,且市场上长期供不应求。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南宫市黄韭盆景高产栽培技术。
 
南宫市黄韭盆景的高产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选择未种过韭菜并且方便灌溉的地块,以偏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土壤的pH值低于7.5)。种植前翻耕土壤,翻耕过程中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磷酸二铵80kg、硫酸钾12kg,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合肥。翻耕后将土壤整平做畦,一般畦宽3~4米,畦长根据地势确定,保证畦内浇水均匀一致。
 
 
2
播种
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选用雪韭、平韭4号等品种。每亩用种4~5kg。播种前先用40℃温水浸种12小时,并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24小时,然后洗净种子上的黏液。用湿布将种子包裹好,置于2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2次,待60%的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
 
播前按10cm的行距,开1.5~2.0cm深的浅沟,播种时将已催芽的种子与2~3倍沙子或过筛炉灰混合后均匀地撒在沟内。播后平沟覆土,轻踩一遍后浇水,水要浇透,保持土壤湿润。
 
3
播种后管理
水分管理:出苗前需2~3天浇1次水,保持土表湿润。出苗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的状态,以“手捏成团,指缝不出水,松手不散”为标准。苗高16厘米时浇1次水,每亩用水30立方米,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6千克。之后每月根据天气状况浇1~2次水。当最高气温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量,保持表层土壤(0~30厘米)不干即可,防止浇水过多造成韭菜贪青。
 
 
施肥管理:施肥应根据气候状况、植株生长状况、土壤是否需要浇水等实际情况进行,采取少量多施的原则。植株株高小于35厘米时,每亩施入10%~20%腐熟粪肥500千克;植株株高大于35厘米时,每亩施入30%腐熟粪肥800千克,同时加施尿素5~10千克或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5-15-15)5千克,天气干旱时应加大稀释倍数。立秋后每亩沟施磷酸二铵30千克。
 
 
4
防除杂草
在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30%二甲戊灵乳油15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韭菜生长过程中可用精喹禾灵、吡氟乙草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治单子叶杂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治双子叶杂草。
 
南宫市黄韭盆景的高产栽培技术

 
5
收割韭薹
因生产黄韭盆景地块周年不收割青韭,故在9月青韭会长出韭薹,当韭薹抽出的韭心长20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采收或粉碎韭心,否则花蕾开放会消耗韭薹的养分,造成韭薹减产。
 
 
6
病虫害防治
大田养根阶段主要病虫害为灰霉病、疫病、韭蛆、斑潜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