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水盆景分类的探讨 - PenJing8
对山水盆景分类的探讨
2018-03-23 10:59:13  浏览:47
       随着盆景事业的迅速发展,盆景分类研究的重要性渐显突出,而盆景分类原本复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无论是以使用材料、审美特征、组景形式、使用盆钵、市场需求等哪种方法分类,似乎都未对山水盆景提出明确统一的界定,值得商榷。

 

通常所见的一些专著、画册、论文和全国性盆展中,山水盆景基本上都是纯指石料水盆组景形式,并较多地将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和微型贫景三大类,也有分为树木盆景、竹草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微型盆景、异形盆景六大类的,有分为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景、微型盆景四大类的,还有把水旱盆景称为山水盆景而将石料水盆称为水石盆景或认为树石盆景就是水旱盆景,山水盆景即山石盆景。其他以规格大小、市场需求等进行分类并不反映盆景本身特质,只能适应某特定需要,如送展规格限制、市场价格参考等。

对山水盆景分类的探讨

 

    笔者认为,盆景分类既要能够充分概括归纳和反映所处时候盆景发展现状,又要适应时代气息和社会潮流,起到超前引导作用,以利于盆景事业的发展。虽然分类存在着多种方法,但师法自然、富含意境、营造诗情画意是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若把最具这一特色的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一起并列,另加上微型盆景组合作为中国盆景的一级,并以网络形式从简到繁,延伸分级分类(见附表),则可能是一种比较实在的分类方法。

 

至于竹草苏铁植物,如若用于造景则属于山水盆景,否则可列入树木盆景中的竹草类或其他,而微型盆景组合是借助博古架或道具配件等营造整体艺术效果,是微型树木盆景和微型山水盆景的多盆组合,实际上仍是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二大类。而这里所指的山水盆景,应包括以石料为主体的水石盆景(石料水盆),旱景山石盆景(石料旱盆),挂壁山水盆景,以树木为主体或树石共为主体的水旱式、旱景式山水盆景。当然这一分类并不是要排除其他分类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山水盆景“正名”。

 

    对山水盆景这样分类具有充分概括性,因所谓山水盆景的山水,从广义上理解,应是泛指自然景光,包括田野风光、名山大川、江海湖泊、巨柯丛林、古道荒漠等,故不论是以树木为主体,还是以石料为主体,抑或是树石共为主体,凡借鉴画理,表现自然景观,造景寄情的造型形式,都应归类山水盆景。山水盆景营造自然美景的造型形式是“立体的画“,而其核心灵魂是富含意境,抒发情感,是“无声的诗“。

 

   如《八骏图》、《樵归图》、《海风吹拂五千年》、《家在呼喊》、《大江东去》、《天上人间>、《奔云》、《共享自然>、《丝绸之路》(马文其作山石旱景)、《松壑飞泉》、《荒林拾趣》(范松元作云盆旱景)、《武陵神韵》(李成翔作挂壁盆景)等等。虽然形式手法不一定相同,但都无不浓缩表现自然景观,充满时代气息,富含诗情画意,都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与中国画中的山水画一脉相通,是山水盆景的本质特征,理属山水盆景的范畴,不能只从狭义上机械地理解山水盆景就是山体和水域,这样理解不但导致艺术表现形式的局限,而且容易造成盆景第一主体概念的混淆(笔者愚见盆景第一主体永远是树木)。

 

现时习惯上所称山水盆景实际上就是以山石为主体营造山体和水域的一种山水盆景,水旱盆景是以树木为主体既有陆地风貌又有水域的山水盆景,而树石盆景若以使用材料划分,既可以是树木盆景,如树木配石附石、以山石填补基部缺陷等,也可以是水旱翁景,还可以是水石盆景,因山石营造的山体同样要种植树木植物,只是树木的体量较小而已,只有山石没有树木有悖于盆景是活的艺术品的概念,也不顺于自然,这里所指的树石盆景,主要是针对其造型形式,即以树和石共为主体,营造自然景观,并用近石为石、远石为山,近树写实、远树就虚,动势强烈、组合多变的造型手法,是山水盆景的一种创新表现形式,他们都是山水盆景的重要内容,但都不能概括或代表山水盆景的全部,若把其中之一排除在山水盆景之外,更觉有失偏颇。

 

    对山水盆景这样分类,能更好地适应现时社会潮流,既促进盆景事业的发展又造益社会。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面对现代文明的高层建筑、工厂汽车、马路人流、环境污染,无不让人处于一种紧张的心里压力和精神状态,从而又形成了向往自然、寻求休闲调节的返璞归真社会潮流和审美趋向,山水盆景表现了浓郁的中华文化传统,其造景寄情、浓缩于盆盎之中的自然风光,诗情画意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可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轻松悠闲、安逸祥和、忘却世俗纷扰和种种烦恼与压力,如达到与作者共鸣互动或引发联想,更能从中得到心灵上的陶冶,所以确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可以减少浮躁,增加和谐的社会因素,是中国盆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当前中国盆景的发展情况,不论是展览评比或报刊发表的作品,山水盆景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出现滞后甚至萎缩状况,究其原因,除了因制怍要求比较复杂,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价值观的扭曲畸形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理论上包括分类方面的宣传引导,加之技艺推广的欠缺,使制作山水盆景的专业人才和思想动力越来越少。

对山水盆景分类的探讨

 

如果能在理论上相对集中,把各种不同形式的山水盆景归纳成一大类,和树木盆景相提并论,突出山水盆景的份量,并在高层次的展览评比中把山水盆景单列,使之更有利于鉴赏和品评,就可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喜爱、认可和重视,辅以技艺和养护管理方面更多介绍推广,定能更好地鼓励和促进山水毓景的制作、收藏和流通,以满足社会需求,有利于中国盆景的充实、健康发展。  

 

  这一分类有利于打造中国盆景品牌,争取世界领先地位。盆景起源于中国、传人日本,并逐渐风靡欧美至全球,已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盆景得以复兴,发展迅速,盆景作品越来越多,其中佳作不少,但坦诚地说,在树木盆景方面无论从求精意识、科技含量、作品年代感和政府的重视等方面来看,仍是日本后来居上,我们在理性思维、明智定位、正视差距、发挥自己优势、学习人家长处、力争树木盆景世界领先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山水盆景的发展。

 

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是把意境作为最高艺术追求,而山水盆景把意堍作为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因而最讲求也最具备意境美,作者以树和石为载体,精心制作,把大自然锦绣风光浓缩于盆盎之中,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即所谓“情景交融”,最高层次可达到“忘我”、“无我”以至景物两忘的境界,这种崇尚自然、注重意蕴内涵、富含诗情画意的造型形式,充分体现中华人文精神、人文气息,而其借鉴画理,以含蓄细腻又富有章法来表现物象风貌的艺术手法,一样渊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人文内涵,独具中国特色。当前,境外盆景(盆栽)艺术中,山水盆景这一块还处于初始状态,我们具有充分的实力和潜力去实现领先地位,但因东西方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民族风格方面存在差异,世人对中国山水盆景尚缺乏了解和认可,如果我们将诸如水旱、水石、树石、挂壁等造型形式分列开来分别介绍推广,不单会势单力薄,而且会因形式各异、类别过多而令人一头雾水。

 

如果把这些有着共同本质特征的盆景造型归纳集中统称中国山水盆景,并培训更多年轻懂外语的专业人才,提供机会让他们走出国门,进行制作示范,展示解读成功作品,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就有可能在艺术形式上形成合力,基于西方比较直观的审美习惯,中国山水盆景的概念更容易得到世人了解,逐渐认可和接受,然后再不断将其分类介绍,展示中国山水盆景的多种形式和丰富内涵,就可以打造中国山水盆景品牌,这样把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同时作为中国盆景的两个轮子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国盆景在世界上的影响,争取领先地位。    以上是笔者对山水盆景分类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肤浅见解,不一定正确,或许还可能会有些唐突和冒昧,但旨在探讨,不当之处多望包涵或赐教。    (编辑/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