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 张志刚
恩师贺淦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盆景艺术家和理论家,生前对中国盆景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艺术理论,他的艺术思想对中国盆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他最大的愿望是中国盆景的伟大复兴,直至辞世前他谈得最多的还是中国盆景的未来。
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并倡导“动势盆景”,“提倡在深化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强调这条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反映社会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使盆景制作充分发展个性,具有广阔的制作空间,使中国盆景加快步入艺术殿堂走向世界”。数十年来他身体力行,制作了很多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诸如《风在吼》、《海风吹拂五千年》、《西风烈》等都是树石组合的典范。
恩师晚年曾花很多精力探索盆景的组合,惜因多种原因未能成文。笔者自身愚钝,只能回顾恩师之一二,借以抛砖引玉。
“组合多变”是一个大课题,很多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组合。盆景的“组合多变”不是指素材凭空的罗列、堆砌,而是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加工技艺而完成的符合盆景艺术美表现形式的创造或出新。“组合”,即多种元素及个体的结合或重组,“多变”,指“组合”后形式上产生多种变化或组合成的多种形式。
我在实践中理解的“组合多变”包含三重意思:
一、制作过程中,对素材的整合
树石盆景、丛林盆景都是由多个个体组合而成。组合前,各个体之间是无序、零乱,甚至是原始野性的,通过作者对其技术改造和艺术加工,利用其个体的个性(个性之间须有着共性基础,如石材需石质相同、石色相近、石纹相似、脉理相通)和相对的欠缺性(粗细、大小、高低、曲直等)经过有机组合,使他们扬长避短、缺欠互补,共同塑造出自然隽永、生动变化的景致。这种组合看似是材料的整合出新,实际就是作品的制作过程,制作中方案是多变的,其中个人思想的融入贯穿始终,作品趣味的营造指数完全取决于作者本人的艺术素养和技艺水平,可以说因人而异。
图1-5是我即兴表演的一件树石盆景作品,这一组合过程即制作过程。二、作品可拆分,重组后呈现多种形式和主题 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由多部件组成,并且是可以活动的,整体拆分后将其部分重组,可组成多种形态各异的独立作品,这种“组合多变”是指盆景形式的改变。这在制作之初就要为日后的“多变”预埋伏笔,要求作者“胸有万壑”,且“意在笔先”,接下来方能“依题选材,见机取势,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造景抒情,以形传神”。
这种情形多现于大型山水盆景,例如恩师贺淦荪先生的大型山水盆景《群峰竞秀》,它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由25件独立造型完整的管石作品组合而成。它开创了山石盆景“组合多变”之先河,可随心所欲地组成多种画面(见图7-10,原载《花木盆景》杂志1 984年第3期),“既能摆成巍峨雄伟的武当胜景:也能布成险峻的三峡风光:还可移组黄山奇岭、桂林秀峰、庐山一角……”(武克仁《评(群峰竞秀)》,详见《花木盆景》1984年第3期)三、多个或多种独立个体间组合,营造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盆景的陈设一般要求景、盆、架三位一体。景是主体,贫器和几架主要起装饰衬托作用。在组合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几架和盆器,盆景呈现的气质效果也各异。当前很多人多注重树桩的造型,对于盆器及几架的搭配相对忽视,在配架上甚至是应付,这对于作品的展出效果影响很大,应当引起重视。
盆景的展出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不应局限于一盆独立展示,可几盆组合陈列,也可与赏石、根艺、字画或摆件组合展出。当组合展出时,它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关联,平添意趣,增加观者的想象力,使作品意蕴提升,这是盆景展出形式的一种新的探索。
恩师在十几年前就作了类似的探索和准备,现摘取部分照片,以供参阅。(见图11-16)
当前中国的微型组合盆景是“组合多变”手法最好的诠释,它形式多样,变化万千。较之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传统组合盆景形式,内地的微型组合盆景在几架的设计及个体作品的造型、陈设及摆件的搭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饱含情趣色彩和诗情画意这一民族特色。这一形式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作品富于天趣之美,更重要的是组合出了个性与趣味,并且不拘一格。(见图1 7)
盆景为什么要组合7目的是为了多变出新。“大干世界题材广泛,景象万千,单一的树石孤赏和固定的表现形式都有其局限性。独木不能成林,孤峰不能表现‘太华千寻’。只有丛林方能联想到‘茫茫林海’,只有群峰,方能展现‘万水千山’,只有树石丛林组合,方能同时展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具有关联属性的多个个体组合搭配,只要处理得当,对于盆景的主题表现甚至是意蕴拓展会有锦上添花之效,这就是组合的效果和魅力。
“规律有共性,制作无定型”。盆景的组合制作要以文艺思想、哲学原理和美学法则作指导,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学习艺术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原则,探索指导盆景造型及陈设组合的共性规律。以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掌握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个性。
要搞好盆景制作,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境界,以正确理解不同素材和个体间的共性关系,在制作中加以取舍,方能把握天趣,创出情趣。组合过程,对于各个体之间的“主从、虚实、盈亏、轻重、疏密、聚散、动静、险稳、奇正、巧拙、刚柔、雄秀、繁简、藏露、向背、弛张、高下、大小、长短、曲直、起伏、远近、浓淡、冷暖、争让、顾盼”等关系要巧妙处理好,方能达到“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情质一致”的艺术境界。
我们今天研究“组合多变”不仅是为了拓展素材本身的表现空间,提升作品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使广大盆景爱好者对盆景的组合艺术有一些了解,希望大家参与到其中来,使我们的盆景有更加多元的形式和魅力展示。中国盆景的发展需要创新,组合多变是盆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拘泥于流派束缚,应打破地域界限,广学博采,放飞自我,结合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实践,勇于开拓,去开创我们饱含“中国梦”的盆景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