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果树盆景的开发前景有哪些 - PenJing8
北方果树盆景的开发前景有哪些
2012-02-06 12:56:41  浏览:19

最近在《园林在线博客》上看到一篇署名为“海上淘金冰雪奋斗”的文章——《试谈发展城市经济园林》,引发了本人相同的感受。十几年前,我就读于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的前名称)园艺系时,在某一节课上,辅导员朱立武老师曾就中国人口和发达国家人口的水果消费水平,做过一次对比(具体数据现在已记不清楚了),从一些实际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在个别果品的生产量上占据优势,但总体果品的品质较差,水果的人均消费量也极大地落后。因此,本人在这十几年来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同时,也在关注着经济林木所占有的比重。


前几年,《上海科技报》曾报道过南汇县的 周先生希望在浦东国际机场绿化区,建设以南汇水蜜桃为主的果树经济园林,并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近几年来,或许是因为本人居无定所,失去了阅读相关消息的机会,确实很少见到关于“经济园林”的报道。“城市经济园林”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景观园林的内容,丰富城市人口集观赏与品赏相结合的生活内容。其他相关意义,“海上淘金冰雪奋斗”的文章,已有详尽的陈述,我就不再重复了。

去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试谈果树盆景的开发前景和意义》,但只是在本公司内部交流。受“~奋斗”一文的启发,我也拿来放在我的个人空间里,如有幸得以相关专业人士的评阅,请务必多提宝贵意见!

盆景果树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是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形象地描绘。然而本人却以为“诗”、“画”之比喻,远远不能尽述盆景艺术的魅力。因为,诗歌和绘画的艺术生命力是抽象的,前者是一种思维形式的文字艺术,对于不具备一定文学修养的人,尤其是“快餐文化”影响下的现代人来说,很难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也恐怕是诗歌艺术在现代生活节奏中所逐步淡化的根本原因。绘画艺术是一种具象形式的视觉艺术,比起诗歌艺术来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一点,从古今中外上到皇家宫廷、国家机关,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装饰和收藏,得到一定的佐证。

盆景艺术,是一种集思维艺术与具象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实实在在“活”的艺术!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但自古以来一直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活”字,对于制作技艺和养护技巧难于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因于盆景人墨守成规的匠人心态。而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树种选择上的问题。比如:柏树制作盆景的绝好材料,但“柏”和“败”同音,而且是多用于陵园的绿化,尤其南方人,首先就有一种心理上的抗拒。

对于盆景艺术的普及问题,无法回避的,是一个如何从作品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人们对盆景艺术的欣赏水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没能够彻底读懂老、庄哲学,以及唐诗、宋词。对于盆景艺术所蕴涵的意境之美,自然无法领略。本人曾做过一些市场调查,发现人们更关注的还是观叶植物、盆栽花卉,对颇具意趣之美的盆栽果树也比较青睐。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以赵庆泉胡运骅为代表的一大批盆景艺术家,承前启后,激活一池春水。不但让盆景这一古老的艺术,在中华大地上充满活力,盛况空前。而且使之走向世界!——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候,上海市政府曾经以盆景为礼品相赠。近几年来,我国盆景界频频出访国外,或者盆景作品参加国际大展,以盆景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文化交流,带动了经济指数的增长。一直是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

   喜欢盆景的人越来越多,而对于盆景资源的挖掘,势必会存在一个自然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夏著华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就曾多次撰文,提出质疑和批评。就在前几天,我的文章《从“生态旅游”到“生态文明”的思考》,在《园林在线》被推荐以后,我的朋友一夫先生发来消息说:“看到你的文章,心里凉嗖嗖的。……这搞盆景的人,还能不能挖树了?”(关于他的提问,我已回复,此处不再多言)。

2001年5月,江苏苏州。《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盆景艺术学术交流会”上,王选民老师的课题是:《试谈盆景艺术的传世意义》。在树种的推荐方面,王老师列举的是:第一,柏树;第二,松树;第三,石榴树。对于这个石榴树,实在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其意义,并不仅仅因为我的家乡是全国四大石榴果品的产地之一。

石榴,在盆景艺术的树种用材中,位居“十八学士”之一(见胡运骅著·《上海盆景》一书)。春观叶、夏观花、秋观果、冬观枝韵。由于其木质坚硬,即使已死亡的部分也经数十年不朽,又有“天然舍利干”之称。早在建国之初,陕西临潼人民就把一种品种为“天红蛋”的石榴树送进了中南海。目前,全国各地的石榴品种在不断更新,果实品质也不断地提高,石榴花的色泽也更加丰富。

过去,盆景素材多来自山野采挖,果树盆景所占的比重较小。在中国,江苏徐州市园林局张尊中 先生是开创“果树盆景”先河较早的人。“20世纪70年代初,在进行苹果、梨盆栽的研究中,利用大的结果枝组嫁接的方法,把果树的栽培技术与盆景技艺融于一体。”(见俞慧珍主编·《果树盆景制作与养护》一书)。

张尊中 先生“以园艺上栽培的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山楂、桃、李、海棠等为主方法材,按照盆景艺术的方法进行造型,用园艺栽培的方法精心培养和管理,使之在花盆中集中地再现大自然果树神貌的艺术品。”(资料来源·同上)。

张尊中 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中国跨世纪杰出盆景艺术家、世界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在第二,三届和第八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上,果树盆景《共和颂》、《苍林寻珠》分获国际荣誉金奖和特别奖,《盛世年华》、《岁月如歌》和《风从东方来》分获国际艺术金奖和国际艺术银奖。

 1999年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山东送展的石榴果树盆景《老当益壮》,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也获得了金奖。而岭南派以金弹子山桔为素材的果树盆景,也在全国性的大展上频频亮相,并获得殊荣。

“果树盆景”不仅仅是丰富了中国盆景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它们来装点家里环境,既能满足人们对于盆景艺术的渴求,又能欣赏花卉的芬芳、品赏果实的美味。如果再以盆景造型的艺术手段,改盆栽为庭院地栽(可以仿造盆景用盆的形式。

为避免干扰本文的主题,其具体方法将另文叙述。并提请大多数朋友来共同探讨!)虽然会相对地失去了一部分“盆”景的意义,但却减少了养护上的困难,拓展了用材的尺度。上海植物园之中的盆景园里,进门处的标志性作品《松鹤延年》,不是也已经失去了“盆” 景的意义了吗?因此,本人窃以为果树盆景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中国幅员辽阔,可以利用的果树树种应该还很多。而且,果树的更新换代比较频繁,在追求果实品质的同时,就有一些树桩资源的存在。如果不能善加利用,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如果能够提高果树资源利用的意识,并且在果园建设的园艺管理上增加相对的技术含量,对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减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