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日光温室盆栽的怎么栽培方法 图片 - PenJing8
北方日光温室盆栽的怎么栽培方法 图片
2012-02-06 12:56:32  浏览:15
      近年来,我国北方园艺作物生产上最显著的进步是一面坡式节能薄膜日光温室的推广应用,它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冬季采光、保温性能好,抗风吹雪压,已在我国北方花卉,丰产中起主导作用。但许多地区由于技术不够完善,缺乏优良品种或高效栽培模式,在日光温室的高效利用及茬口安排上不够合理,造成茬口衔接欠佳,温室综合效益较差。连云港市农科院在多年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分析及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了综合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花卉生产的栽培模式,总结其如下:

   
    一、“庸菖蒲——郁金香”栽培模式
    于4~5月份种植周径lOem~12cm的唐菖蒲种球,每亩种2万粒,约7~8月份收取唐菖蒲切花,亩收入可达04万元。切花采收后,继续加强田问管理,约lO月份挖掘花后种球,后进入冷库小冷藏备用。同年11月份种植周径12¨Ⅵ的5℃郁金香种球,每亩种植2.2万粒,经过2个月的生长.1~2月份(春节、情人节期前)即可收获郁金香切花。多年的大面积生产证明,郁金香亩收入每年不低于13万元。该模式总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亩可达1 8万元。

日光温室盆栽
   
    =、“唐菖蒲——亚洲百合”栽培模式
    于7月份种植唐菖蒲花后种球,每亩种2 0万粒,约9月份采收切花,亩收入可达0 3万元。9月下旬至10月t旬,种植具有=茬花的亚洲百合如L0ndon、P0llyanna、Traffer等,并于次年1~2月份收获第一茬百合切花,在第一茬切花的90%采切完毕后,加强通风降温等日光温定后续管理,使在田种球通过低温春化,并于”五一”节左右收获第=茬切花。该模式中,在温室的年生产周期中,既使唐菖蒲花后种球得以利用,同时还可以使百合生产出两茬切花,经济效益可达2.0万元/亩。
   
    三、“郁金香——铁炮百合”栽培植模式
   
        于11月中旬种植郁金香,并于12月初开始对铁炮百合进行播种育苗。经过2个月的生长,于次年1~2月份采收郁金香切花,3月巾旬定植铁炮百合苗,并于当年的9月~10月开始采收铁炮百合花,后继续加强田间管理,约¨月份可收获铁炮百合花后种球并冷藏备用,或继续留在田间,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使其自然休眠,则第二年又口J收获第二茬切花。该模式中,一方面因郁金香的效益较为显著,可达1.3万元/亩,另一方面,由于南方天气炎热,梅雨季节明显,加上进入9月份后铁炮百合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因而总体效益十分显著。
       
    四、“康乃馨——郁金香”栽培模式
    于4~5月份定植康乃馨种荫,经过摘心等栽培管理,约9~10月份收获切花,至11月-_1旬种植郁金香。该模式条件下,康乃馨上市时间恰在教帅节、国庆节前后,故售价较高,再加上下一茬郁金香效益较为显著,同”模式一”一样也是一个好的种植模式,亩经济效益可达1 9万元/亩。

    五、日光温室非洲菊周年供应栽培模式
    于4~5月份定植非洲菊优良种苗如萨拉斯、大臣等,卣定植:3800株,到7月份开始采花,9~lO月份逐渐进入盛花期。本模式中非洲菊种苗一年投入,可连续3年不断切花,而且当年即可受益。优良的品种,加上合理的栽培技术,非洲菊单株年平均切花量在50枝左右,高的达60余枝,效益相当显著。近几年来岗埠农场的非洲菊亩收入均在2 3万元以上。
   
    六、“郁金香——洋香瓜——唐菖蒲”栽培模式
   
       于11月中旬种植郁金香,并于12月份进行洋香瓜育苗,到次年1~2月份收获郁金香切花,收获后立即定植洋香瓜苗,每亩定植1700株,采用悬吊法栽培。于4月底、5月中旬采收洋香瓜,亩产可达4:300kg,至6~7月份,定植唐菖蒲花后种球,并于9~10月份收获唐菖蒲切花。其中郁金香亩收人口1达13万元,洋香瓜亩收入可达1-2万元,唐菖蒲切花收入可达0l万元/亩,总体效益达2 5万元/亩。该模
式中,切花和蔬菜轮作,既增加了效益,同时又调节茬口,有利于抑制土壤某专业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七、“郁金香——西瓜”栽培模式
    该模式巾,于11月中旬定植周径12cm的5℃郁金香种植球,并于12月下旬进行西瓜提早育苗,1月底至2月初郁金香已部分开始切花上市,将西瓜全部上市后,加强温室田间管理,于5月份西瓜上市。该模式条件下,由于切花郁金香生育期短(仪60天),且茬口时间较好,加上西瓜采用悬吊式栽培,栽培密度可较常规稍大(1100株/亩),因而总产量较高,可达。~000kg以上,再加上上市时间较早(”五一”节左右),效益十分显著。总体效益达2 1万元/亩,且温室周年利用率很高。
   
    此外,还有“康乃馨——唐菖蒲…康乃释种曲扦插繁育——菊花”等栽培模式,不同地区根据该地区环境条件,结合自身牛产、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生产模式,探索出适合自己当地生产的栽培模式,并在当地的生产中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