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汪氏坐隐园的3个园址定位 - PenJing8
古徽州汪氏坐隐园的3个园址定位
2023-02-19 18:08:11  浏览:0
园址定位
 
坐隐园的园址位于《园景图》山体4与山体5之间(图5),对应至现实地形中的山体D-E间的范围,包括如今汪村中部的大部分区域及村北的部分山峦起伏区域,其后的山体D、山体E呈包围态势将坐隐园围拢。这一位置满足了《园记》中对园内地形的说法“吾循林而北,冉冉登高则园之绝顶也,顶有素亭”。除了坐北朝南的整体格局,这一位置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枕东山,面西湖”的布局模式。《园记》之中有不少关于此的描写,“上有眺蟾台邀东山之月”“依稀西湖胜迹矣”等,可见坐隐园园址在这一位置,除了符合《园景图》描述,也是符合《园记》表述的。园址定位关系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3.4.1园址定位和今汪村重叠的必然性
 
《园景图》描绘的几处园外场景,其山形、水势单一地在现状地形中寻找对应型存在极大偶然性,而当这些山形水势在田埂村落间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一条完整的场景序列,都能与园图对照落地时,偶然性就极大地降低了。尤其是画家描绘的百年前的村落位置与现实中人为选择下的村落选址分布情况高度重合,表明园景图与如今汪村周边地形存在的联系,而在这样的山形水势环境中,最适合人居的坐隐园旧址必然成为今天汪村人选择建房构屋的场所。

古徽州汪氏坐隐园的3个园址定位
 
3.4.2园址定位和昌公湖历史范围的关系
 
若坐隐园位于汪村中部,则其西边就应是昌公湖。前文已经说过,历史上的昌公湖并非如今昌公湖塘的大小,今昌公湖塘约长300m,而在《园记》的描述中,昌公湖“广可数顷”。在《坐隐先生全集》的诗文唱和中有“碧潾潾十里湖光”“十里澄湖放一叶扁舟”的描述,明代《算法统宗》[33]中对“里”和“顷”有这样的解释:“里:三百六十步,计一百八十丈顷……:今以百亩为顷。”可以近似地估算到明代昌公湖长约数千米,面积数百亩。在《园景图》中,昌公湖占据13页篇幅。其上下有游船相通,有专用的码头,除了载人游览外,还载有货物,足以说明其范围之广。

古徽州汪氏坐隐园的3个园址定位
 
 
观察如今汪村周边地形,昌公湖塘西侧有明显的地形起伏(地形H),与《园景图》中地形8的特征重合,另汪村西存在大片水田分布及多达数10个池塘(图6),其中有三道河流(灌渠)灌溉这部分水田,结合前述采访村民,本研究推断,昌公湖在400年间经历了围湖造田的人工活动影响致使规模缩小至如今的昌公湖塘大小,其历史范围可能包括现昌公湖塘,以及塘北、汪村以西的大片水田区域,其曾承担着行舟运货、泛舟游玩两种功能。
 
3.4.3园址定位和外环境复原的关系
 
通过园址定位,在现状地形的基础上,利用《园景图》中的地形信息,对坐隐园的外部环境做了合理推断和还原,则可以复原坐隐园布局为枕东山、临西湖的基本模式,南北视野畅通,可直望松萝山,坐隐园历史环境总体示意如图7。
 
 
4结论与展望
 
坐隐园遗址一直是《园景图》研究中的重点。本研究将《园景图》中的地形、水文、村落、道路等信息同汪村实景对照,对坐隐园的园址做了准确定位,并对古今人居环境的部分基本条件进行了印证,也见证了湖泊农田等历史变迁涉及到岸线的变动和堤坝的人工修改情况。
 
 
坐隐园是少见的明代乡村园林,其建成时间[21]早《园冶》成书27年,从其园林周边环境和整体特征来看,对比《园冶》,可以看到坐隐园遵循了《园冶》的相地法则,其基地有山林地、江湖地、乡村地的复合特征。但因其本身和宅邸环翠堂紧密结合,基本符合宅旁地的特点。
 
坐隐园前望昌公湖,背靠山林,毗邻村庄道路,其实也是宅旁地的处理方式,同周边村落道路湖泊码头等环境有良好的衔接,反映了坐隐园作为乡村园林的同邻里协调的姿态。作为一座明代实际建造的乡村园林,坐隐园成为明代园林造园模式的一个实际补充,在园林范式方面仍具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