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案例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往往适用于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且这种现象正在发生的情况口6。
日常景观及其所处环境决定了研究中的变量十分复杂,用案例作为唯一的“数据点”口6,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对环境的探讨能力,便于我们整体分析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2.2.1案例村落选取及研究范围
本研究选取八灶村为典型案例,以其三组北侧居民点(39户)居民为访谈对象。八灶村是盐城市大丰区西北小村,总面积9.6km2,农田保护耕地面积346.4hm2,辖7个村民小组。村落于南宋后期成陆,东邻黄海,明清时为盐场,盐民汲取卤水煎盐,垒灶烧煮,当地由范堤东南往西北顺序为第八号灶,故名“八灶”。清末海岸东移,盐业衰微,和周边广大的海滨地区一样,村落进行了废灶兴垦的革命,将盐碱地改造为耕地。
八灶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后在城镇化影响和居民生活自发改造之下不断更新,形成了如今的风貌。平直的河网水系,条状的农田和依河而建的条带状布局的居民点,构成了八灶村主要的景观风貌。村落范围内缺少古街老屋等传统意义上的特色景观。作为沿海近郊村落,八灶村受城镇化影响较大,2019年高铁盐城大丰站在八灶村境内开工建设,第三与第七居民小组部分村民搬迁。
目前,三组北侧居民点,已被整体搬迁至2.8km外的万户新村。高铁站建设完成(图1),就近不再有居民点。选取八灶村作为研究案例村落,有助于关注这类不具备特色的日常景观,同时对研究位于传统价值体系之外、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多数的不具备突出景观价值的一般性村落具有普遍意义。
2.2.2数据来源与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八灶村三组北侧居民认为有意义的日常景观作为数据来源。2020年8月起,对案例区域进行多次调研,获取研究区域基本信息和搬迁计划,以设计后续调研方案。次年7月,走访已搬迁至各地的居民,通过参与式制图田」和半结构化访谈,识别出日常景观中村民认为有意义,即具有某种价值的空间场所,及他们如何描述和评价这些场所。调研中,根据在当地居住时间较长、职业尽可能多元、男女比例均衡的人口学特征选择20位居民。
向村民展示一张高铁建设前的1:2000包含周边区域的居民点卫星图(图2);要求村民在地图上用笔标记出自己觉得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地方,并向其说明,标记对象不限于地图上存在的可见目标,可回想记忆中对自己重要的、卫星图拍摄时已不存在的目标,标记其在图上的位置;根据标记对象,对标记者进行深度访谈并记录其描述性访谈内容。
利用频次统计、内容分析和ArcGIS热力分析对所得意义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尝试探究村民需要的景观空间及内在的价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