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3个理论价值探讨 - PenJing8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3个理论价值探讨
2022-03-07 10:29:07  浏览:7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理论价值探讨
 
1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概念辨析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依托西北地区山川景象及古人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事文化及宗教文化为背景,对自然景象产生的认知与表达着重体现在营建实践活动内发形成的山水秩序、营建意匠与审美感知,经由案例集群的归纳总结形成地景文化空间营建体系。
 
关于“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概念还须补充2点:首先,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在某一时期具有相对明确的地域边界,伴随时间演进的历时性变化,以及西北地区地景空间的共时性发展,使其形成特有的时间与空间的演化秩序,其空间及边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变迁、发展,任何一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形成与演进均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化空间圈层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其次,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不是单纯的地理界域的空间区划界定,而是寻找并归纳在以生存为前提条件的自然环境基底中,能够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表征、文化结构、文化气质与文化风格的地域圈丛整体,进而提炼形成文化空间圈层或次级单元中研究对象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格局。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3个理论价值探讨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概念提出、分布、理论体系和价值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样,对其历史演进过程的探究同样是研究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囿于人力、时间、技术条件、信息完整度等的制约,研究视角以当前对地域现状的整体性观照为依据,论述过程中尽可能通贯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2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空间层级架构
 
首先,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宏大的地理尺度下人类的生存活动空间在绿洲和川地中呈点状分布,衍生出农耕、游牧等迥然不同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以来的军事征伐与宗教活动,将西北地区山川相隔的原始文明统摄在一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使得多民族文化得以在此地扎根、融合,在多类型实践活动中体现出共性的风景营建特征,此为划分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第一层级的重要依据。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意在昭示中国地景文化的区域分衍,如渭河流域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即诠释了渭河流域之于“西北”的地域分衍,揭示了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因山而成”的风景认知体系。
 
其次,第二层级的架构作为向上衔接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内涵,向下与风景园林营建活动的整体性景观格局相连贯,即首先应与文化圈形成边界、区域均可区分的嵌合包含关系,二者圈层关系的本质属性不变,所呈现出的范式亦可等量齐观,但具体涉及的空间边界的尺度和体量是完全不同的,同时第二层级用以划分边界的自然地理要素,即是在其范畴内的风景园林案例所能直接依存、朝对的山水骨架,是承载一方人文空间格局的重要底色。

二者相合,最终确定以“地景文化空间单元”来定义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理论体系的第二层级。地景文化空间单元意在昭示中国地景文化的特定山水表征与人居营建,如南山北山地景文化空间即体现出“南山-北山”之于关中的山水表征,阐明了南山-北山地景空间单元“因山而成”的人居营建体系。
 
最后即为风景园林营建实践活动本身,是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体系的最后一个层级。前2个层级将“山水空间格局”进行整体把控,再将空间圈层的结构内涵延伸至营建本身,使得该层级的建构能够更具说服力地解读:在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中,风景园林实践活动的营建思想、营建的环境本底、营建完成后的空间及形态更迭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究竟是何关联。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3个理论价值探讨

以实践活动作为第三层级的空间架构体系,为深入剖析不同类型案例的要素构成,或是同一类型下案例集群的文化脉络流变奠定了理论基础(图4)。营建实践活动层级意在昭示中国地景文化的特定历史语义与空间格局,如唐长安地景文化空间格局即演绎了特定历史语义下的山水筹谋与空间营建,还原了唐长安“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间格局。
 
通过以上演绎发现:中国地景文化无论是在“西北”的地域性分衍,抑或是在“西北”的特定山水表征,再或在“西北”的特定历史语义中,均呈现出“因山而成”的风景营建规律。演绎模型的构建,在思想史和概念史的层面厘定了“地景文化圈层”的学术概念,同时也揭示了风景园林学学科视野下“地景文化圈层”的“西北”旨趣——“因山而成”的风景营建体系。
 
3讨论与结论
 
在西北区域风景营建体系研究中,注重人与自然的两重关系:人对自然地貌的感知与认知形成的观念和思想,以及人工工程选址营建与自然环境构成的空间形态。这2种关系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发展,形成了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的区域文化精魂。西北地区宏伟的自然环境空间尺度和历史发展迭代的时间节奏,注定了其地景文化的特质,由此产生的工程营建在选址布局及其尺度、比例、材料、色彩勾勒出的空间形态中,沉淀出山川同构的审美价值。

如何在历史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古代交通史、边疆史、民族史等不同视角和方法下更加全面地认识西北地区的风景文化及其营建活动,有待进一步挖掘。
 
研究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笼山水为苑”的理论视角,提出西北地区“因山而成”的风景营建实践活动,在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空间中具备“雄浑”的审美价值;通过人工营建与山川同构的地貌空间单元案例集群,提出因山而成的15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初步总结形成各圈层的自然地物要素与营建案例特征。有关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类型划分及其空间形态与要素构成,需在案例体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和凝练,并在未来的研究中针对该部分继续丰富与完善。

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3个理论价值探讨
 
 
除了风景营建的物质空间载体外,由古及今累代积淀下的山水审美、诗赋名篇、宗法风俗等思想意识形态与人文情怀的产物亦是风景营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在未来的西北区域风景文化思想价值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此外,西北地区的风景营建类型更多地体现在城邑、寺观、陵墓、大型工程等实践活动中,小尺度的庭园鲜有遗存且多为近代营筑,与盛时相比今几近面目全非。受限于场地空间的变化和考古发掘的难度,亦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对其进一步爬梳、考察与总结,不断更新西北地区区域风景营建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注: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概念的提出,源自《中国风景园林史》(西北卷)编写组及西北地景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的不断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