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陵山水特色的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策略
王泉山(安徽山水城市设计有限公司,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铜陵市面临如何在保持其山水特色的同时,实现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和谐统一的挑战。本研究阐述了铜陵山水特色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分析了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铜陵山水特色,提出了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铜陵市更新与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指导,也为其他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城市提供参考。
铜陵,这座以“铜”命名的城市,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铜矿资源而闻名。其坐落在长江之滨,群山环抱,绿水穿城,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铜陵面临如何在保持山水特色的同时,实现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和谐统一的挑战。这不仅是影响铜陵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众多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1铜陵山水特色分析
铜陵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一座拥有得天独厚山水资源的城市,其山水特色不仅赋予了铜陵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铜陵的山水,既有江南水乡的灵秀,又融合了矿山的粗犷,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国内城市中并不多见。
铜陵的山,以其苍翠欲滴的绿色和连绵起伏的轮廓,为城市提供了一道亮丽的背景,特别是天井山、凤凰山等,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山脉的存在,不仅为铜陵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成为市民休闲、徒步的热门去处,进一步加深了市民对城市山水特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铜陵的水,以长江为主脉,其支流和湖泊交织成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灵动与活力。长江铜陵段展现出壮阔与浩渺的景象,而城内的湖泊和河流则显得温婉与宁静,水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为铜陵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铜陵的“山水”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文化。铜陵作为我国的“古铜都”,铜矿开采历史悠久,矿山的存在与山体、水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这种工业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使得铜陵的山水特色更加鲜明且富有层次。
2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的互动关系
2.1景观设计推动城市空间再生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美学布局或绿化种植的范畴。在现代城市规划与更新的语境下,其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构和再定义的工具,特别是在城市衰败区域或废弃工业区改造中,景观设计作用尤为突出。当一个城市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或技术变迁而逐渐失去活力,变得衰败时,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重新激发其生命力,成为城市规划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利用景观设计,可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植被配置、水体设计等方式,将原本冷清、破败的区域转变为充满吸引力的公共空间[1]。
以废弃工业区改造为例,这些区域往往因为产业升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被废弃,成为城市中的“伤疤”。然而,通过精心的景观设计,这些废弃工业区可以重新焕发生机。设计师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这些区域改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园、绿地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还能吸引大量的居民和游客前来,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推动城市空间再生过程中,景观设计还可与当地文化、历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2.2城市更新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平台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新的公共空间、绿地和休闲区域不断涌现,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城市更新往往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重构和功能的转换,新的公共空间、绿地和休闲区域的出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场所,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新空间设计需求多样且复杂,既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如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又要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特色,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景观设计作用愈发凸显,设计师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意,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要美观大方、功能齐全,还要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2]。
城市更新还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在新的公共空间、绿地和休闲区域设计中,可以大胆尝试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材料和技术手段,以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吸引力的景观作品,既能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又能推动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3景观设计助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城市更新的大潮中,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份独特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是众多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面临的挑战,而景观设计能巧妙平衡这种传承与创新关系。
首先,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元素,如历史建筑、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将其巧妙融入公共空间设计中,不仅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尊重。例如,在公园或广场设计中,可通过雕塑、壁画或互动装置等艺术形式,展示城市的历史事件或传奇人物,从而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景观设计在注重传承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创新设计,通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文化符号和地标。这些新的文化元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又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发展,其以新颖、独特的形态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也为城市的文化景观增添了新的亮点[3]。
最后,还可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创新性发展,可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创意人才来到城市,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4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的生态共鸣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的互动关系也愈发受到关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上,更体现在两者之间的生态共鸣上。
城市更新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更新过程中,通过对废弃、污染或破损区域的整治和再利用,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例如,将废弃的工业区改造为生态公园或绿地,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源的排放,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而景观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引入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这些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还能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等。
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的生态共鸣还体现在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引导和改变上。通过打造绿色、健康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可以引导市民形成更加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还能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于铜陵山水特色的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策略
3.1山水特色与城市肌理的融合
在城市更新中,应充分利用铜陵的山水特色,将其融入城市肌理之中。首先,铜陵的天井山、凤凰山等山体,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屏障,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规划绿道系统,可将这些山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紧密相连。例如,从铜陵市区出发,沿专门设计的景观步道直达山脚下,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绿道不仅能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更是在无形中加深了市民对城市山水特色的认识和喜爱[4]。其次,铜陵水资源丰富,长江穿城而过,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灵动与活力。
在城市更新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水系资源,打造滨水景观带,通过在长江岸边设置亲水平台、景观栈道等设施,可以让市民更加近距离地感受长江的壮阔与浩渺。同时,结合铜陵的铜矿文化,可在滨水区域设置相关的文化展示设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铜陵的历史与文化。
最后,为了将山水特色更好地融入城市肌理,还需要注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更新中,可结合山体的走势和水系的分布,打造一系列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要有足够的绿地和休闲设施,还要能体现铜陵的山水特色和铜矿文化。例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可巧妙运用铜元素和山水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和雕塑作品。
山水特色与城市肌理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设计师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铜陵的城市更新模式,让山水特色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3.2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景观重塑
需要全面普查和评估工业遗产,深入了解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为后续再利用和景观重塑提供有力的决策基础。
(1)在再利用方面:可将这些工业遗产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铜陵狮子山矿为例,这座昔日繁忙的矿场可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工业遗址公园。保留部分原始的采矿设备和矿洞,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例如,设置互动式的展示区和体验区,让游客有机会亲身感受铜矿开采的历史和独特工艺。同时,这里也有望成为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的新聚点,通过举办多样化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5]。
(2)在景观重塑方面:着重在保持工业遗产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以铜陵金口岭矿区改造为例,可选择性保留一些旧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并通过创新性的设计手法,使这些工业遗迹与现代景观元素和谐共存,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工业遗址景观。此外,通过植被的复原与增植,不仅能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还能将其打造成一个兼具休闲、观光与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景观重塑,远不止于简单的物质空间改造,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深入挖掘铜陵的铜矿文化和工业历史,将其与现代城市生活有机融合,以塑造一个既承载着厚重历史,又散发着现代活力的城市空间。
3.3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铜陵山水环境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特别是水体污染和山体破坏,这些问题对城市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因此,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至关重要。为解决铜陵水体污染问题,需要采取高效的治理策略,重点在于加强污水处理,确保所有城市污水在排放前都得到妥善处理。同时,巧妙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如利用湿地来自然净化水质。在山体破坏修复方面,应用喷播绿化和客土喷播等生态技术,有效恢复山体植被覆盖。
例如,在铜陵凤凰山生态修复过程中,这些技术将被用于修复因采矿等活动造成的山体裸露和破损,旨在防止水土流失,并强化山体的生态功能,从而为城市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为确保修复和治理工作的长效性,需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持续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铜陵的生态环境。
3.4文化元素的提炼与传承
铜陵文化底蕴深厚,其中,铜矿开采历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历史悠久的铜矿产地,铜矿开采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矿业文化。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应巧妙地将这种矿业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具体而言,可通过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铜矿工人的形象、采矿的场景,以及铜矿产业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例如,在铜陵市区公共场所,精心设计一组描绘铜矿开采过程的雕塑群,不仅能提升城市的艺术气息,还能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铜陵铜矿文化的独特魅力。
铜陵的山水之美也孕育了丰富的诗词文化。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地留下传世的诗篇,赞美铜陵的山水风光,并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可在铜陵园林景观设计中巧妙融入这些诗词元素。具体而言,在铜陵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内,精选一些描绘铜陵山水的经典诗篇,通过诗词碑刻的形式永久留存,供游人驻足品味。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游客在游览山水美景时,可通过手机等设备实时欣赏与景观相对应的古诗词,从而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铜陵的文化吸引力。
3.5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理念的融入
在城市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理念是确保城市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策略。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应倾向于选择已获得环保认证、具备低能耗特性的长寿命材料。例如,高效保温材料可应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顶,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在公共空间和道路建设中,推荐使用透水铺装材料,以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并实践绿色建筑技术,这些技术不局限于节能建筑设计,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绿色屋顶等。针对一些新建建筑,如某商业中心,已成功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显著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布局和窗户配置,能最大化利用自然光,进而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铜陵现有的绿地,如铜陵植物园,应得到精心的养护和景观提升。除此之外,在城市规划中还应预留出更多的绿地空间,如街头绿地和小型公园等,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这些绿地对于改善城市微气候具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从而提升空气质量。
4结语
铜陵市的山水特色和矿业文化是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所在,也是推动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的重要资源。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保护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景观设计策略,将铜陵的山水特色和矿业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