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园座落在广东省顺德市大良镇清晖路23号,居岭南四大名园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全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始建于1846年。园址原为明未状元黄士俊府邸,后为乾隆年进士龙应时购得,析产给其子时,分为左中右三份。龙廷梓得左右部,发展成龙太常园和楚香园,前者后卖与蚕商更名广大园。
龙廷槐得中部,在官场失意后回乡建园,请同榜进士李光洛题“清晖”二字以示筑园报母,诗有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经龙家三进士数代人经营,清晖园列入晚清名园,可惜民国时毁损严重,1959年修复,90年代三园合并才修成今日格局,面积比原来有所扩大。这座名园分为五个景区,分别是花亭小蓬瀛景区、留芬阁景区、红蕖书屋景区、八表来香亭景区和凤来峰景区。
龙廷槐得中部,在官场失意后回乡建园,请同榜进士李光洛题“清晖”二字以示筑园报母,诗有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经龙家三进士数代人经营,清晖园列入晚清名园,可惜民国时毁损严重,1959年修复,90年代三园合并才修成今日格局,面积比原来有所扩大。这座名园分为五个景区,分别是花亭小蓬瀛景区、留芬阁景区、红蕖书屋景区、八表来香亭景区和凤来峰景区。
花亭小蓬瀛景区在南入口处。进入大门,眼前出现一个“八角壁裂池”,水池四周是以石头砌成,池中置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围成一圈向中央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庭院中的山坡上,建有“花”四角亭。亭旁有座“獅山”,一大二小三只狮子蹲伏在棕竹丛中,相互偎依,惟妙惟肖。狮山周围遍植岭南奇花异木,其中的_棵木兰树,植于清光绪二十九年。还有一棵百年白茶花树,主干虽死,每逢冬春之间仍枝茂叶盛。獅山后有一株160多年的龙眼树,1962年被强风吹断,只剩下一米多高的树干,后经园艺师细心处理,重新发芽,现在每年都开花结果。
水中的立方亭,池岸高深,虽非上乘之作,但笔生花馆、小蓬瀛、归寄庐、木楼却利用檐廊连接、高台起屋、室外楼梯等方法取得了高低错落、左转右折的艺术效果;竹苑圆洞门旁有幅泥塑对联“风过有缘笛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路旁另有岭南英石门洞,取名“斗洞”,设置巧妙,既分隔了空间,又遮阳避光。
水中的立方亭,池岸高深,虽非上乘之作,但笔生花馆、小蓬瀛、归寄庐、木楼却利用檐廊连接、高台起屋、室外楼梯等方法取得了高低错落、左转右折的艺术效果;竹苑圆洞门旁有幅泥塑对联“风过有缘笛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路旁另有岭南英石门洞,取名“斗洞”,设置巧妙,既分隔了空间,又遮阳避光。
用长廊围合的留芬阁景区,以留芬阁为中心,阁为两层碉楼式建筑,有联“红情绿意花之态,黄卷青灯学者家”。阁底设附屋,题一联“幽兰贰室,修竹万山”,额板和联板皆用泥塑,额为葡萄叶果,联为水仙花篮;额板绿,联板红,妙不可言。据说当年园主黄士俊,在明代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后来明覆灭,他将旧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居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
附屋前小桥束水,曲廊蜿蜒,廊粱架驼峰与蜀柱用一木雕成,刻有岭南花果、鸟雀。采用透雕方式,色彩艳丽。附屋旁开池堆山,九獅形态生动逼真,山上泻瀑,题名九獅山。游廊旁的墙上,塑有—幅《苏武牧羊》壁画,这也是园中上百年的古物。画中的苏武,手执节杖牧着群羊,须发皆白,东望长安,思乡之情跃然壁上。
红蕖书屋景区位于园中正北部。这座书屋与众不同,廊柱间以隔扇组成,四周镶嵌彩色玻璃,装饰成满洲窗风格,剔透明亮,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些玻璃制品分上下两部分,接近天花的上半部,以不同的色块组合成宝鼎、花瓶、水果等静物图案,类似于西方的印象派画作。而接近裙板的下半部,在各种单色的玻璃上以精致的线条、色,勒出竹石兰碟、小桥流水、喜鹊登梅等景物,类似于国画工笔。
书屋前的一池碧水,遍植红莲。水畔有方亭和六角亭,方亭边以黄石和本地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间种有野芋头、野蕨、水葵、千日红、龟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禅意与野趣共冶一炉。六角亭名一勺亭,表_勺见海之意。
碧溪草堂景区为水景区,方形水池边筑有一堂、一楼、二亭。堂日“碧溪草堂”,说是草堂却不草,其正门为圆洞形,门框镂成两束交叠翠竹状。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称为“百寿图”。一楼指小姐楼,其为船厅,但不象江南园林的舫单层而是双层。立面敞式格扇,二层平座,船头向岸,只取神韵而已,形仿当年珠江的名船“紫洞艇”。站在船头,见左右有两口池塘,组成绿树碧水景观。
人好象站在船上,而船恍似停在水乡岸边。船头左边栽有一棵古沙柳,仿佛稳着大船的一根竹竿,旁边的一株百年紫藤,似缚在竿柱上的一条固定船只的缆绳。信步进入船厅,见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的木刻落地挂作间隔,芭蕉树下的石头上刻的两只蜗牛,栩栩如生。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木雕装饰。澄漪亭和六角亭突入水中;澄漪亭八扇巨大的屏门一打开,亭外景色尽览无遗。即使关起门窗,上面镶嵌的“明瓦”也可透进光线,显得古朴幽雅。
人好象站在船上,而船恍似停在水乡岸边。船头左边栽有一棵古沙柳,仿佛稳着大船的一根竹竿,旁边的一株百年紫藤,似缚在竿柱上的一条固定船只的缆绳。信步进入船厅,见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的木刻落地挂作间隔,芭蕉树下的石头上刻的两只蜗牛,栩栩如生。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木雕装饰。澄漪亭和六角亭突入水中;澄漪亭八扇巨大的屏门一打开,亭外景色尽览无遗。即使关起门窗,上面镶嵌的“明瓦”也可透进光线,显得古朴幽雅。
八表来香亭景区是余荫山房园的翻版,四面合围的方池与八角池间夹着一桥。隔池南北有屋相对,南屋类似深柳堂,北屋类临池别馆,桥名沫英涧,类跨虹桥。八表来香亭似玲珑水榭,半圆亭类来薫亭,连出水口都是一样,水口桥取代孔雀亭位置。此处相当奇妙,站在石桥上,_边以墙和凤来峰相隔,墙上圆孔漏窗让人隐约感到隔壁水流和山峰的存在;墙体做成弯曲的龙墙,筒瓦压顶;墙边的英石假山时断时续,墙外芭蕉叶垂到院内;门洞为内外半圆亭,当中隔有围墙。
玲珑榭的周围有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假山。座落在西面的“秋石”,用黄石造成,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以渲染秋天气息。座落在北面背阴处的“冬石”,石料取自浙江湖洲,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处的“春石”,为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造成的石笋,周围种有竹树和灌木,突出纤弱和清秀的感觉。 “春石”后面的“夏石”,则是凤来峰。
玲珑榭的周围有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假山。座落在西面的“秋石”,用黄石造成,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以渲染秋天气息。座落在北面背阴处的“冬石”,石料取自浙江湖洲,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处的“春石”,为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造成的石笋,周围种有竹树和灌木,突出纤弱和清秀的感觉。 “春石”后面的“夏石”,则是凤来峰。
进入这个景区的大门,右转见一石桥,桥一侧为石栏、一侧为砖墙,墙上开了一个与桥等长的大扇形漏窗,透出墙内的假山和瀑布。寻声而走,来到一个平台,侧墙上有与桥上同样的漏窗。往前依廊而行,便是凤来峰景区。凤来峰以湖石构成,高12.8米,方亭据顶,山上有小径,一裸古榕穿山破石而长。崖临潭,白色矶石间有汀步石可渡,崖上瀑布飞流而下,甚为壮观。水池一侧有一拱石桥,做法与入口石桥一样,半是栏杆半是墙,墙上有巨形漏窗,虚多实少,曲线脊线皆为几何状,成为岭南园林的桥墙典范。透过桥边漏窗,发现隔壁下还有方池,绕廊前行,一路上,半廊的方形漏窗把墙外的花木景石透过来;至廊端有一门洞,联板上题“清风遇竹有生面,流水娱人无尽期”;透过棵棵修竹,见影壁是一幅金鱼泥塑图,侧有一幅芭蕉叶状联板,题联字迹不清;出廊见方形水池周边的建筑,进退有致,条石驳岸,石间灌木丛生,此地与凤来峰下的规整景观形成强烈对比。
细细品味,清晖园中的花坛树坛造型别致,四雕全为泥塑、隐雕、绘画:建筑倒有些江南园林的影子,这与龙氏最后一代主人龙诸惠曾带工匠到苏州取经有关。门洞亦精妙无比,以立式酒瓶和圆形门洞为主,各门有变,每门有联,最佳处为凤来峰的山道上,一转折一门洞,洞形如笑中弥勒。这座名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典园林、江南园林、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于一体,古朴典雅,突显出“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