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在北京密云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宋亚华(密云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北京密云101500)
摘要:近年来,地被植物广泛出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用于覆盖和装饰地面,起到抑制杂草生长、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一系列生态作用。基于此,阐述了地被植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并以北京密云区为例,分析了野牛草、禾叶山麦冬、玉簪、萱草、鸢尾、石竹、马蔺7种常见地被植物园林应用情况,旨在促进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多样化运用,不断提升密云区园林绿化品质。关键词: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面积2229.45km2,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也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全区林木绿化率为75.3%。密云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均降水量661.3mm,年均温10.8℃,光照、温湿度特别适宜多种地被植物生长。
近年来,密云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保水保生态作为立区之本,深入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而地被作为园林的绿色基础,决定了植物种植设计方案的层次,其色彩丰富、适应性强、病虫害少、观赏价值高,只需经过简单的管理就可以覆盖于地面,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尘土、净化空气、隔音减噪等,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被植物被广泛用于密云区园林绿化中,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1地被植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1.1地被植物的定义
地被植物是指自然生长或经修剪后,株高在1m以下,扩展能力较强的植物,能较好地覆盖地面,并能形成一定景观效果的植物[1]。
1.2地被植物分类
地被植物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为7类[2]。
(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是指株型矮小、生长速度快、株丛密集的草本植物。
(2)灌木地被植物:是指株型低矮、枝叶浓密、生长范围较广及覆盖能力强的灌木植物。
(3)藤本地被植物:是指枝条纤细、生长速度快、耐旱性突出且具有较长的蔓延茎,覆盖能力较强的藤本植物。
(4)多年生地被植物:是指寿命较长,在多个季节能持续生长,耐旱、耐寒能力突出且覆盖能力强的地被植物。
(5)水生地被植物:是指生长在水陆交界之处,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
(6)竹类地被植物:是指株型矮小、扩展能力强,能迅速覆盖地面的竹类植物。
(7)宿根地被植物:是指生长低矮、生长力强,冬季仍能开花的宿根植物,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
1.3地被植物的特点
1.3.1种类繁多。地被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的科属,如菊科、豆科、苋科、百合科、十字花科等,而且大量资源尚处于野生状态,开发潜力巨大。
1.3.2观赏价值高。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有色彩丰富、花型美观的观花植物,有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观叶植物,可用作花境、花墙、花带设计,也可群植形成花海景观效果,还可与乔木、灌木、草坪搭配,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能极大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性。
1.3.3生态适应性强。地被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湿、耐阴、抗盐碱的特性,能适应多种不同光照、水分、土壤环境,且以粗放管理为主。

2地被植物在北京密云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野牛草
野牛草[Buchloedactyloides(Nutt.)Engelm.]是禾本科野牛草属植物,原产于北美中西部较干旱地区,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现已成为华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主要草坪草种。株高5~25cm,株形纤细、须根发达,叶片卷曲、呈蓝绿色。其生长速度慢,耐半阴、耐寒、耐瘠薄、耐旱,不耐湿,与杂草竞争力强,绿色期180~200d,至10月中旬叶色枯黄[3]。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野牛草可用于退化人工草地、矿区、边坡、机场绿地及草坪等地。在密云区,野牛草广泛用于草坪营造中,成为北京地区建植草坪的“当家草种”,在保持水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普通冷季型草坪草,具有耗水量小、不易感病虫害、养护成本低的优势,在天然降水下就能正常生长,属于“雨养型”草坪草。
2.2禾叶山麦冬
禾叶山麦冬[Liriopegraminifolia(L.)Baker]是天门冬科山麦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丹麦草,在我国广泛分布,通常生长在山坡、山谷林下、灌丛中或山沟阴处、石缝间及草丛中。叶长20~50cm、宽2~3mm,根分枝多,具地下走茎,四季常青且花形美观,花呈淡紫色或淡蓝色,花葶挺立、稍长于叶,花期5-7月。禾叶山麦冬喜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阴、耐寒、耐旱,能在多种环境中生长,是北京野生草本植物中唯一的常绿植物。
禾叶山麦冬是密云区园林中十分常见的地被植物,其四季常绿、生命力顽强、管理粗放,在园林应用中十分广泛。首先,可用于绿地和道路花坛建造,用来替代草坪,再搭配其他花卉植物,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其次,可用于打造林下复层景观,将禾叶山麦冬栽植在林下,打造乔灌草生态植物群落,既能防治土地裸露,又能丰富景观层次,从而提升景观品质。最后,针对园林空间中的特殊环境,如墙角、树穴、石缝等,可利用禾叶山麦冬喜阴湿环境这一特性,将其栽植于这些地方,既能增加绿化覆盖率,拓展绿化空间,又能提升园林整体美观性,更大化发挥生态作用[4]。
2.3玉簪
玉簪[Hostaplantaginea(Lam.)Aschers.]是天门冬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多生长在林缘、林下及水溪边,喜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其株型直立,花茎从叶丛中抽出,具有“长、粗、直”的特点,顶生总状花序,着花9~15朵[5],花色洁白,具芳香,花期6-9月。玉簪喜阴湿环境,强光照射下容易出现叶片变黄、生长不良的情况。在密云区园林绿化中,玉簪用途广泛。一是可将玉簪成片栽植于树下,作为良好的观叶、观花地被植物,用来替代冷季型草坪,能有效解决树草矛盾。二是可将玉簪植于岩石旁、桥边、水边或建筑物北侧,与其他植物、石景、园林小品搭配,既能用来衬托主景,又能丰富景观层次,美化阴暗潮湿的环境。三是可将玉簪三两成丛点缀于花境中,与灌木、草本等植物搭配种植,能增加整体景观的层次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2.4萱草
萱草[Hemerocallisfulva(L.)L.]是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又名忘忧草,主要分布于秦岭南北坡海拔300~2500m的山沟湿润处[6]。性强健,易于繁殖,喜光又耐半阴,同时,耐寒、耐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萱草株高60cm以上,根茎短近肉质,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茎自叶丛中抽出,挺立有分枝,花冠硕大,桔红色至桔黄色,盛开时花裂片反卷,花期5-7月[7]。萱草既能观花、又能观叶,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受到园林建设者的青睐。一是用于花境设计:是萱草的主要园林应用形式,可将萱草与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草本植物搭配种植,组成花境设计,既能展现选材的个体美,又能营造出花期交错、色彩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二是用于道路绿化:将萱草丛植或列植于道路分隔带或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绿地,作疏林地被植物。三是用于营造过渡带:在林缘处,将萱草与观赏草搭配种植,作为过渡地带,既能优化整体园林景观效果,又能丰富景观季相变化,使得园林绿化更富有自然野趣。四是用于装点滨水景观:萱草喜阴湿环境,可将萱草与水生植物搭配种植在生态浮床上,能极大丰富滨水景观色彩,打造滨水优美水景观。五是用于坡地绿化:将萱草片植或群植于贫瘠的坡地,形成花毯,具有拦淤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5鸢尾
鸢尾(IristectorumMaxim)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得名。其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的环境,耐寒力强,能耐-40℃的严寒,常生长于海拔800~1800m的灌木林缘、沼泽土壤或浅水层中[8],适宜生长在稍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黏性石灰质土壤中。鸢尾根茎粗壮,叶基生、宽剑形,花色彩丰富,有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以蓝紫色最为常见,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花期4-5月。在密云区园林建设中,鸢尾已广泛应用于专类园、市政公园、生态湿地等工程项目中。一方面,可将鸢尾片植于浅水湿地、林下,也可栽植于光照充足的阳坡地带,与低矮的角堇等草本植物搭配种植,高低错落的植物分布能有效分割空间,增加空间层次感。另一方面,可将鸢尾栽植于花坛、花境中,没有开花时,浓绿的叶片能作为背景衬托其他植物,开花时又能成为花坛或花境的焦点。
2.6石竹
石竹(DianthuschinensisL.)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洛阳花,在我国广泛分布。其喜阳光充足环境,也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阴暗环境,耐寒性强,但不耐高温和潮湿,多生长在草原和山坡草地。石竹株高30~50cm,茎直立,叶对生,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形成聚伞花序,有白、粉、红、紫等色,花期4-5月[9]。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花朵繁密、色彩丰富,是布置花坛、花境的重要材料,将其与其他花卉搭配种植,能形成层次分明、色彩和谐的景观效果,为园林增添别样的风采和魅力。同时,也可将石竹栽植于岩石旁和草坪边缘作点缀,其发达的根系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2.7马蔺
马蔺[Irislactea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又名马莲、马兰花,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其根系发达,抗性和适应性极强,在各种类型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既能耐-30℃的极端低温,亦能抗40℃的高温,同时,耐盐碱,非常适用于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10]。马蔺叶色翠绿,如兰似韭,花如鸢尾兰惠,风吹似蝶飞,花色有蓝、紫、红、黄、白等变种,色丽型雅、韵美香清,花期5-6月。
马蔺适应性很广、生命力强,花色淡雅、管理简单,是优良的园林造景材料,也是密云区常见的地被植物之一,可用于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园林景观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可将马蔺丛植于公园、街头绿地、花坛或路旁树下、溪岸处,展现马蔺的群体美,用于增加绿化面积和提升景观效果。也可将马蔺栽植于道路边坡,形成草坪植物群落,起到固定土壤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结语
从目前来看,在密云区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种类还不够丰富,观赏价值高且环境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仍然应用不足。未来可通过积极开发、利用本地野生资源或引种繁育等途径,不断丰富地被植物种类,从而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质感的景观效果,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绿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