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 PenJing8
分享好友 园林首页 园林分类 切换频道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2025-09-2100徐玉冉
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以焦作市陈家沟村为例
 
徐玉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传统村落是承载地域景观与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构建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为明确陈家沟村的发展优劣,基于AVC理论对陈家沟村进行实地调研,结合AHP构建4层32项指标的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后,使用等级赋分法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陈家沟村景观综合评价值为6.777,处于较好层级;V(7.347)>C(7.272)>A(6.312),“三力”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景观吸引力需要着重提升。研究结果旨在为传统村落的景观评价和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传统村落蕴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有很高的保护与开发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区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温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温县人民政府发布《温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该规划以“全国一流县域”为目标,以“注重生态、塑造特色、激发活力”为主题,把温县建设成为“世界太极圣地、中原康养水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陈家沟村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近年来,AVC理论被学者广泛应用于乡村领域的研究中,陈威等[1]、谢志晶等[2]将AVC理论拓展至乡村景观规划,从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3个方面评价乡村景观。之后,郭晓会等[3]、王秋鸟等[4]、王建文[5]依据AVC理论,通过实地调研筛选乡村景标,综合评价不同地域乡村景观资源。农云侠[6]对乡村景观和聚落景观的AVC三力进行研究,深入探究在乡村规划的实践应用。韦娜等[7]基于AVC理论,构建了适用于芝阳村的景观综合评价体系。
 
本研究以AVC为理论指导,结合AHP构建陈家沟村的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将描述性评价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综合评价陈家沟村景观,并提出适用于陈家沟村的优化策略,为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陈家沟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km处的清风岭中段(见图1),全村2800人,耕地面积267hm2[17],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四大怀药等作物,发展核桃、草果特色产业。同时也是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先后获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荣誉。附近有康定国公墓、慈胜寺、司马故里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怀菊花、铁棍山药、怀地黄、怀牛膝等特产,以及陈氏太极拳、高跷舞、赵氏孤儿传说、蝴蝶釵锣鼓等民俗文化。
 
1.2数据来源
 
定量数据通过温县人民政府等官方网站获取;定性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得。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AVC理论,从景观吸引力、景观生命力和景观承载力3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陈家沟村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
 
1.3.1AVC理论。基于景观与旅游规划三元论研究[8-9],刘滨谊[10]在2002年的项目实践中首次提出AVC理论,并提出以AVC三力提升为目标的景观与旅游规划理论、依据和评判体系[11]。“三力”指一个区域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alidity)、承载力(Capacity),简称“AVC”[12]。“三力”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主要运用于景观、旅游和生态等方面[13-14],侧重研究区域的全面调研、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使研究区域更综合全面的发展。
 
1.3.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权重决策分析方法[15],在乡村景观评价中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将难以解决的问题拆分成目标、项目、指标等层次的不同因素,再将因素依照隶属关系组合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数据决定优劣次序[16]。
 
1.4评价过程
 
在综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19],结合陈家沟村地域特征确定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价过程如下。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1.4.1建立判断矩阵。运用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判断矩阵,对不同层级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设评价目标为S,评价指标集为T{t1,t2……tn},建立判断矩阵S{X-T},重要程度采用1~9标度法(见表1)。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1.4.2权重计算。以项目层B1、B2、B3为例,利用Yaahp软件与和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见表2)。
 
1.4.3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指标权重值后,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结果是否合理,过程分为以下3步。(1)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λmax=1nni=1Σ(Xω)iiω(1)式(1)中,(Xω)i为向量Xω的第i个元素,X为判断矩阵。(2)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2)由表3可知,RI取0.52,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一致性检验通过;当CR>0.1时,需调整判断矩阵,直至一致性检验通过。
 
(3)根据a、b可计算出λmax为3.009、CI为0.005,CR为0.009;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根据以上步骤,可分别计算出评价体系中各层级的指标权重(见表4)。
 
1.4.4综合评价。本研究采用等级赋分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将指标划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赋值范围为8~10、6~8、4~6、2~4、0~2。定量指标根据调查数据进行赋分;定性指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平均值进行赋分,用线性加权函数,从指标层向目标层逐层计算评价结果,并确定综合评价标准(见表5)。计算公式为:
 
式(3)中,Ej为因素层(j)的得分,Dij为j的第i个指标的分值,Wij为j的第i个指标的权重,m为j的指标
 
2结果与分析
 
根据陈家沟村指标层的分值和权重,结合公式(4)、(5)、(6)计算得出因素层、项目层和目标层的评价值。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由表5、表6、图2、图3可知,陈家沟村景观AVC综合评价值为6.777,处于较好层级。“三力”关系为V(7.347)>C(7.272)>A(6.312)。陈家沟村的A、V、C“三力”整体差异明显,“三力”发展不平衡,V和C较具优势,A相对较弱,A需要着重提升。

焦作陈家沟村传统村落景观AVC综合评价分析
 
2.1景观吸引力评价
 
陈家沟村景观吸引力评分为6.312,处于较好层级。陈家沟村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使得区位条件、聚居环境在吸引力的评分中较高,分别为7.652和7.200。村落太极文化特色鲜明、传统建筑相对久远,但村内新建建筑破坏了村落的建筑风貌,且村落地处平原,生物不够多样,季相变化不明显,导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评分较低,分别为6.273和5.396。
 
2.2景观生命力评价
 
陈家沟村景观生命力评分为7.347处于较好层级,评分最高。陈家沟村太极文化历史悠久,大力发展“太极+旅游”,所以,在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评分较高,分别为7.950和7.533。旅游业的发展也提高了村民收入,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但农产品不够多样,导致经济生产分值较低,为6.889。
 
2.3景观承载力评价
 
陈家沟村景观承载力评分为7.272,处于较好层级。陈家沟村太极文化悠久,武馆和旅游景点众多,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旅游业迅猛发展,使资源空间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9.000和7.265。而村内绿化覆盖率较低、空气和水体质量一般,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值较低,为6.750。
 
3结论与讨论
 
综上可知,陈家沟村AVC发展不均衡,景观吸引力中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在以后的发展规划中,要根据陈家沟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村落现有优势,因地制宜,对自然景观实施相应优化策略,更好地提高自然景观的评价得分。
 
陈家沟村综合评价分值处于较好层级,AVC“三力”也均处于较好层级,但“三力”发展差异明显,景观吸引力相对较弱。所以,陈家沟村未来发展仍需以旅游业为主导,同时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生物多样性,注重建筑风貌统一,保持村落生命力和承载力,着重提升吸引力,开启“文化独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篇章。
 
陈家沟村是具有丰富的传统建筑和悠久的民俗文化,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在乡村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研究通过评价其景观AVC“三力”,分析村落的景观优劣,并提出适宜的优化策略,不仅为陈家沟村的后续发展规划奠定基础,而且丰富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