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 PenJing8
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2022-01-30 10:58:18  浏览:6
摘要:珠江三角洲的沙田是海陆交界地带的典型文化景观,其形成受到自然成因(环境)和文化成因(人群、建筑、聚落、堤围、农耕、水利)的相互作用。借助文献记载、历史地图等进行复原和比较研究,将珠三角的沙田文化景观演进历程划分为秦至隋唐、宋元、明代、清代、近现代5个时期,并提取主要的景观元素,绘制出系统而全面的景观图景,发现沙田文化景观的演变存在明显的历史性、人文性和生态性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的沙田在历史上经历了从自然淤积到聚落水乡的过程,筑堤争地、聚沙成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对珠三角环境影响巨大,已经成为区域地表构成和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沙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部分,亦是广东景观结构的重要一环,如今面临快速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重矛盾,景观风貌正在经历逐渐消失的过程。
 
沙田,或砂田,意指“沿江海河湖开垦的田地”。中国中原地区通常称作围田,沙田特指海陆交接地带。沙田属于围田的一种;而围田,又叫“圩田”,其英文为polder,源于中古荷兰语中的polre及旧荷兰语的polra,意指“一块地势高于其周围的土地”。英语polder意为“从海上开垦的一片低洼地”。

荷兰为世界上使用圩田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1840—1900年间主要研究了圩田的发展与环境协调能力间的关系[2];近年来侧重点集中在提高圩田未来圩区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方面[3-5。
 
中国对沙田地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累,但是针对沙田景观的论著较少。20世纪90年代,《广东文化地理》和《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相继出版,这2本史志类书籍是沙田研究的主要文献。

既往关于沙田的研究主要包括沙田的所有权[6]、农业发展[7-8]、租赁关系、地方政策等区域史视角下的沙田社会[9],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阐述沙田的发展,或从珠三角地貌的形成、发育和演变中略知一二[10-11]。再者,现今关于沙田的研究均以个案为基础,缺少理论层面的综合概括;加之,目前研究多以静态分析为主,未能充分展示沙田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

究其缘由:一方面,特殊的自然环境状况,导致相关资料文献的缺乏;另一方面,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标准化与同质化削弱了景观要素地域化的特征,导致学术研究的样本逐渐消失。

故此,本文以时间为轴,结合历史文献与实地调研,总结并归纳出不同时期沙田之文化景观要素;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手段复原其历史断面,对不同阶段沙田形态的演变进行可视化展示。
 
1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沙田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并非一日而成,而是经过历史的变迁、长期的人类活动以及大自然的馈赠而逐步形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The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UNESCO)对于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作了如下定义:“(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景观。它们(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成果,表达了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长期的、亲密的关系。”历史上沙田最初为沿海浅滩,经过长期的泥沙淤积后形成了适宜围垦的区域环境;尔后疍民的迁入,在长期的居住与生产过程中对浮沙的持续改造与耕作,形成沙田独特的文化景观。
 
1.1沙田的区域界定
 
历史上随泥沙持续淤积,导致珠三角冲击平原版块不断向海洋延伸。历史学家将当地人民利用河海冲击滩涂开垦出的农业用地称为沙田[12],或称“潬[tān]田”。据地质学家研究可知,现今珠江三角洲是由三江携带的泥沙淤积与近海岛屿浮现综合作用形成的稳定结构[13]。1853年冯奉初编纂的咸丰《顺德县志》卷三载“昔者五岭以南皆大海耳,渐为洲岛,渐成乡井,民亦藩焉”,从侧面反映了沙田由荒芜变为水系的过程。

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公元前珠江三角洲的陆地并未相互接壤且呈现破碎状,与如今的版图存在巨大差异,结合“珠江三角洲堤坝和围垦分布图”对比分析,发现这些尚未成陆的沿河区域经演变,一方面成为沙田耕作的主要区域,另一部分呈现出显著的农业围垦痕迹[14]。再者,沙田的开发和围垦也一定限度上影响了珠江三角洲陆地形状及河流走向,从《番禺县志》所载的舆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石基围、南涌围和滘尾等地沿河涌两岸线性排列的聚落,反映了沙田开发与水息息相关的过程(图1~3)。
 
1.2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景观要素


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通过梳理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如《西江磨刀门河口动力地貌》[15]《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等,发现上述研究除了从地理学视角上的时间跨度与节奏较为特殊外(依地质特征划分),其余4种分类在相关时间节点划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本文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将沙田文化景观断面划分为:秦至隋唐、宋元、明代、清代、近现代5个时期(图4)。
 
沙田文化景观的特征为:以水上居民(疍民)为沙田文化的创造主体;以沿海滩涂作为主要的农业用地;以修筑堤围、窦、闸等为排涝、灌溉提供水利支持;以高基种植经济作物、低洼蓄水养鱼互为依存的人工生态系统;以沙田景观单元为基本的农业结构。
 
在沙田文化景观的漫长铸造过程中,自然条件无疑是先決的基础,而后期的疍民文化则是沙田文化景观形成的催化剂。从最初的迁徙、定居、依自然地貌而建造疍家艇、茅寮等,到逐步改变沙田地貌,如筑河堤、行农耕、围鱼塘等,最终形成了沙田別具一格的沙田景观,或言“沙田文化景观”。需要说明的是,沙田文化是指沙田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疍家文化是以舟为家,以耕海、为耕河为主要文化形态,其文化特征表现“亲水”的个性。沙田是自然和人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沙田景观与沙田文化景观所指代的内容相一致,且可以彼此指代,而与沙田文化、疍家文化所指的核心内容是不同的。



沙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与要素研究
 
 
如前述,对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进行还原,须对其组成之景观元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借鉴世界遗产委员会(WorldHeritageCommittee)对于不同文化景观的类型的划分标准,结合我国文化景观类型与沙田自身特色,将沙田文化景观要素划分为:自然成因(环境)和文化成因(人群、建筑、聚落、堤围、农耕、水利)(表1)。下文的复原研究则从这7个要素入手,厘清每一个阶段的景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