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的3个关系 - PenJing8
胶东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的3个关系
2023-11-20 09:20:49  浏览:0
胶东地域文化视角下青岛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1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000;2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在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在乡村景观中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对实现乡村农村美、产业兴、生活富的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探寻胶东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联系,从现状问题入手找到问题症结,指出胶东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诠释胶东地域文化,从而分析乡村景观的设计灵感来源,进一步讨论如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凝练具有胶东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语言,最终得出适合于青岛地区乡村景观的设计方法,以期为同类型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
 
如何实现美丽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提高乡风的文明,地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也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具有胶东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既是当今政策的导向需求,又是提升乡村景观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胶东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的关系
 
1.1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中现状发展问题
 
随着人口的流失,一些村落逐渐消亡和没落,资源逐渐遗失殆尽,人们对空间的感知逐渐减弱。加之在设计过程中过度无序开发和不合时宜的建设以及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一些与风貌不符合的材料,破坏了原有的村落肌理,使得地域文化失根,在乡村景观中承载的实体减弱。同时,由于乡村政策的管理者与推进者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成功案例借鉴,仅取其意其形,且未深入挖掘忽略对地域文化的诠释,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拿来主义,使得景观呈现同质化。

景观设计盲目跟风,把城市的模式照搬到农村,忽略了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俗,导致原有具有浓厚乡村地方文化气息荒漠化,从而加剧了一些问题暴露与突显,导致景观设计如出一辙,村庄风貌“千村一面”“乡愁”减弱等问题。

胶东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的3个关系
 
1.2具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实现内生文化的需求
 
文化是灵魂,景观是躯体,塑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乡愁是一首无字的诗,是村民对乡村的集体记忆的感知与集合。人们对乡愁的感知需要物质实体来呈现,把虚幻的情愫实体化。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当下游者不再是简单旅游观光,更多的是讲求“人在情景”,更青睐于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从“游在其中”到“乐在其中”到“享受其中”的景观深度体验。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发掘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可以构建更生动可观的记忆与感知,真正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以及文化自身内部的驱动力。
 
1.3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结合的现实意义
 
青岛地区位于胶东半岛,特有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独特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也呈现出独有的村落聚落空间及景观环境,青岛乡村是胶东地域文化的一个展现载体。对于乡村而言,地域文化是其文脉,渗透在村庄的方方面面中,也是乡村振兴的复兴灵魂[2]。

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依托乡村资源禀赋,科学地开发乡村资源,是实现乡村景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达到景观生命力持久的良性循环。
 
因此,胶东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融入胶东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有利于胶东地域村落肌理及遗址的保护,有利于增强辨识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创收,更好地对乡村的全面深度振兴进行赋能。厚植于胶东地域文化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容易引起文化、情感的共鸣,可以真正让诗意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