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 PenJing8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2023-11-09 19:53:34  浏览:0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摘要:【目的】莆田平原传统聚落的生成、发展与水利营建密切相关,并衍生了相应的景观特征。厘清人地系统中传统聚落和水利营建的作用关系,可促进传统聚落的保护利用。
 
【方法】通过史料梳理、实地勘察,结合空间图解、ArcGIS空间分析,从水利系统和聚落的演变过程出发,分析水利系统的结构及其影响下传统聚落的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
 
【结果】
 
1)莆田平原水利系统和传统聚落历经了“筑塘蓄水,围塘而居”“截溪筑陂,凿渠引水”“增涵固堤,围海渐垦”3个演变阶段,形成了由防御单元、引水单元、传输单元、调控单元组成的水利系统;
 
2)传统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多个集聚区域,其中水系对传统聚落具有基础性作用,由此形成了堤塘聚落、陂闸聚落、灌渠聚落、河迹聚落、山麓聚落五大类,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
 
3)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是水环境限定、水系统建设、水管理调控、水信仰凝聚下综合形成的产物。
 
【结论】揭示了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的演变过程、景观特征、形成机制,对人居环境营建逻辑的阐释和国土景观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聚落是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1],这种系统是长期适应的结果,承载着人类活动和日益变化的建成环境的印记。水利系统往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聚落景观的基本结构[2-3],以水利为纽带开展传统聚落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可以揭示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内涵[4]。
 
中国东南沿海平原如杭嘉湖平原、萧宁绍平原、温黄平原、莆田平原、潮汕平原等具有相似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历程[5];在地理基底上,多依山面海、水网纵横且气候温润,长久以来依靠水利和农业,物产富足、聚落密布,但同时也面临着洪、涝、潮、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和人类剧烈活动的影响。地处福建的莆田平原地理单元相对独立,景观发展演进脉络清晰,形成了一套以水利为主导的、适应滨海平原的聚落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于莆田平原的研究可见于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内容涉及莆田平原地质环境的演变[6]、莆田水利工程建设历程,水利农田的开发历程[7-8]、水利与管理制度的关联[8]、水利与社会模式的关联[9-10]、水利与仪式信仰的关联[11]、水利系统和水工设施的特征及价值[12]、莆田古城[13]及传统民居[14]等的形态特征、莆田区域景观的演变与特征[15]等方面。

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尚缺乏对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相关研究,既有研究仅停留于个案层面,缺乏对区域聚落整体特征、规律的总结;同时,现有研究对相关聚落特征的总结更多是史料梳理,较少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鉴于此,本研究将从水利营建的视角,通过史料梳理、实地勘察,结合空间图解、ArcGIS空间分析,探讨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对于理解东南沿海平原人居环境营建的演进脉络和内在逻辑,识别承载聚落特征的关键要素结构,引导聚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莆田平原水利系统和聚落的演变
 
莆田平原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包括南洋平原、北洋平原、九里洋平原,由河海泥沙在浅海湾交错沉积以及人工围垦而成,海拔多在30m以下,总面积约391.8km2,西倚壶公、九华、凤凰等山脉,东临兴化湾,南达燕山期花岗岩丘陵边缘,北至囊山山麓,区域内有木兰、延寿、萩芦三大溪流穿过。
 
莆田平原早期原为海湾,“海潮直至南山之下,波光山色,互相动荡”[16],随着木兰溪下游裹挟的泥沙和兴化湾海潮带来的泥沙相互作用,海湾地带逐渐形成大片沼泽地。魏晋以前,平原“处处斥卤”[1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衣冠南渡,大量人口迁入莆田,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耕作制度,爆炸性增长的人口也使得稀缺的土地无法供给人们生存需求。
 
1.1筑塘蓄水,围塘而居
 
自唐代始,先民便开始了小规模的水利工程与聚落营建。此时莆田平原的海潮尚未完全褪去,存在大面积的沼泽地。先民利用山前的平原汇流区因地制宜修筑平塘以蓄山间水源,如贞观(627—649)年间,人们就分别在南北二洋平原兴建了诸泉塘、永丰塘、沥浔塘、颉洋塘、横塘、国清塘等11个蓄水塘,大塘可灌田约300hm2,小塘也可灌田近60hm2[18];吴兴拦海筑堤,兴建延寿陂,开启北洋平原的开发进程[18];裴次元于红泉筑堰储水,垦荒为田,并在东角遮浪筑堤遏潮,南洋平原开发也就此开始[17]。接着,再从平塘引流以灌溉周边农田,同时在塘周围形成了早期聚落,此为萌芽与奠基的阶段。
 
1.2截溪筑陂,凿渠引水
 
宋代是莆田平原大开发的时期,奠定了今后莆田平原的水利系统与聚落的格局。宋代先民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形成了以“平原四陂”为主导,塘、堤、渠、闸等配套设施为辅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自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起,先民陆续在萩芦溪下游、萩芦溪上游、延寿溪兴建了南安陂、太平陂、泗华陂(使华陂);元丰六年(1083年),李宏主持的木兰陂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在南洋平原开挖百来条沟渠,立4处抵海斗门[19],弃横塘诸塘为田,只留国清塘以备大旱[20],又自陂头至三江口两岸,各筑堤25km,使南洋平原得以广泛开发[21]。至元朝,人们在宋朝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再加经营并达到顶峰,如元延祐二年(1315年),
张仲仪在木兰陂左岸筑万金斗门,引水环郡东北与延寿溪会合,使得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三大水系自南而北相互贯通,又废弃南洋“周回三十里地”的国清塘为田[20]。这些工程措施带动了大规模的农田围垦和聚落建设,聚落也由丘陵平原相接地带逐渐迁徙至平原中心和沿海地区,此为创新与发展的阶段。
 
1.3增涵固堤,围海渐垦
 
明朝以后,受资源总量、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土地开发趋于饱和。该阶段的水利农业主要有3个方面的建设活动。
 
1)维护、修缮和新增旧有的水利设施:受技术局限和灾害、战乱频发的影响,水利设施多有损毁[22],
对设施的维护和修缮是明清时期的建设重点,同时还新建章鱼港陡门[17]、港利沙田陡门、荷包濑三堰等设施解决渠水漫溢或淤积问题[23]。
 
2)修缮和完善沿海的堤防体系:明代莆田平原沿海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海堤面临极大压力,常因遭受损毁而反复修建。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3)持续围垦沿海土地:明清围海造田活动不断进行,使得南洋平原的土地逐渐外扩[24]。明清时期聚落的扩张态势显著,平原人口趋于饱和,形成了城区、涵江、黄石为主的聚落聚集区,并逐渐向南部滨海台地区域扩张。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聚落格局常受倭寇之祸和“迁界禁海”政策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波动[17,25],沿海聚落常遭损毁。水利系统与聚落在此过程中留下了鲜明的历史烙印,此为曲折与成熟的阶段(图1)。
 
2水利系统的结构
 
莆田平原水网密布,水量丰富,水系均为外流河,水量补给源自降水,降水量分布不均导致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海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每昼夜有两次高潮和低潮[27]。在持续的探索和演变中,莆田平原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水利系统,外挡海潮,内引淡水,具有高效、经济且集约的空间形态结构,这一结构是依据其功能系统的运作机制衍生而来的[28]。莆田平原的水利系统组成可分为4类。
 
1)防御单元,主要为堤防,用以阻隔咸水和抵挡海潮,北洋海堤自木兰陂到三江口,全长50.75km,南洋海堤自木兰陂到东山,全长36.73km。
 
2)引水单元,包括陂、塘、堰等,多建于山前平原,用以储蓄上游溪流淡水或者山涧淡水,唐代修建的诸泉塘、永丰塘、沥浔塘、颉洋塘、横塘、国清塘等和宋代兴建的南安陂、太平陂、泗华陂、木兰陂便是典型代表。
 
3)传输单元,包括沟、渠、河等,连通陂塘以引水灌溉农田,南洋沟渠分上、中、下3段,有大沟7条、小沟105条,全长113km,北洋沟渠全长185.5km,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渠系。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4)调控单元,包括陡门、涵洞等,用以控制水道水量、阻隔海水和泄水,新中国成立前,南洋原有陡门5座、石堰3个、水则关1处,通海、通沟的主要涵洞25口,北洋原有大小陡门16座、洞54口,有效解决水流排放问题[29](表1)。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这样综合性的水利系统给聚落营建提供了基本的支撑作用(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