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的3个特征 - PenJing8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的3个特征
2023-11-09 19:31:51  浏览:0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
 
3.1莆田平原传统聚落分布特征
 
莆田传统聚落广泛分布于平原大地上,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为揭示莆田平原传统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依据《莆田平原的仪式联盟》(RitualAlliancesofthePutianPlain)的记载[30],确定莆田平原传统聚落(自然村)646处,利用ArcGIS10.6软件对聚落点进行平均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其中,平均最邻近指数分析可以描述聚落的离散程度[31],核密度分析可计算聚落在周围邻域的密度,可以显示出空间点较为集中的地方[32],这两种方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
 
1)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整体上呈现出集聚性分布,其平均最近邻指数(ANN)为0.9513<1,对应的P值<0.0199,Z得分为?2.3282,置信度>95%;
 
2)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核密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多个高值区域,在东南部沿海地带出现大片低值区域(图其中,北洋平原的涵江、南洋平原的黄石是聚落分布的核心集聚区,其聚落密度最大达到3.701个/km2,特别是涵江一带水网密布,形成了连片的聚落群,黄石聚落集聚区则为面状,且因地势较高而水网稀疏,两地也出现了莆田平原的早期集镇。此外,城区的南北两端、九里洋平原也有较大的聚落密度。
 
为进一步揭示水利营建对传统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笔者利用ArcGIS10.6软件对聚落点和水系进行标准差椭圆分析,其中,水系分布依据历史图集和当代遥感影像校核而得。标准差椭圆可以描述聚落和水系的空间分布重心、展布范围、方向等特征[33],比较两者标准差椭圆的异同可以揭示其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表明,聚落与水系的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分布走向大致一致,呈现出东北—西南的延展方向,说明了水系对聚落的基础性作用。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的3个特征

但两者的标准差椭圆并非完全重合,聚落的标准差椭圆范围更大、长轴更长,且更靠近西侧山地,说明了聚落分布范围更广,除了与中心水系耦合之外,山前平原也是聚落选址的青睐之地,在平原人口逐渐饱和之后,聚落也向南部丘陵扩张;此外由于海岸带来的自然风险和明清海禁政策影响,聚落在区域空间上向西收缩(图4)。
 
3.2莆田平原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莆田平原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莆田平原传统聚落在和水利系统互动时产生了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本研究采用该区域197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USGS)锁眼卫星影像(earthexplorer.usgs.gov)进行分析,通过对影像的识别与归纳,根据聚落的功能、形态、与水系的关系等因素,将莆田平原传统聚落分为5类展开研究,在ArcGIS10.6中进行落点和核密度分析(图5),并对典型样本展开详细探讨(表2)。

  水利营建引导下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景观的3个特征
 
3.2.1堤塘聚落
 
堤塘聚落依托水利系统的防御单元而生。该类聚落多沿海、沿平塘、沿木兰溪两岸分布,随堤防的走向而成带状,其内侧河流常垂直于堤防,聚落常沿内河两岸生长,呈指状结构。在历史时期,随着人们的持续开垦,海岸线和堤坝不断外移,部分平塘也转变为农田,因防御单元而建的聚落不再承担原有的功能,堤岸则演变为聚落的主街,从如今带有“堤”等字眼的聚落名中便可见一斑,如华堤村原为海岸的边界、沙堤村原为国清塘的边界。
 
3.2.2陂闸聚落
 
陂闸聚落服务于水利系统的引水单元和调控单元。该类聚落多地处木兰溪两岸或山前的陂闸旁,其布局模式通常是紧邻着陂、涵闸、陡门等水利设施的两端,呈双团状分布。对于大型的引水单元而言,其旁的聚落也颇具规模,面积为5~10hm2不等,如木兰陂两岸的木兰村和屿上村。对较小型的调控单元而言,因周边土地多处木兰溪畔,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聚落面积一般不大,呈团状或带状分布,面积多在5hm2以内,如林墩陡门旁的桥兜村。
 
3.2.3灌渠聚落
 
灌渠聚落依托于水利系统的传输单元,由于传输单元在提供灌溉水资源的同时也提供了便捷的水运交通,能直接服务于周边土地的农业生产和商贾贸易,因而灌渠聚落成了莆田平原传统聚落最主要的类型。又由于传输单元在空间分布和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差异,灌渠聚落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子类型,大致包括洲岛型、沿河型、跨河型3类。
 
1)洲岛型聚落多地处北洋平原南部,周边地势低平,海拔仅3~7m,河渠密布而曲折,宽度较宽。农田也由此呈现出有机的洲岛形态,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聚落沿河布局,呈临水团状或带状,通常只占据洲岛的边缘区域,受河网限制,聚落长宽比通常较小。各聚落组团之间距离多为400~700m。典型者如陈桥村、郭庄村。
 
2)沿河型聚落多分布于北洋平原西部和南洋平原东部。在北洋平原西部,河渠多呈曲线形,密度较低,宽度较窄。农田多成块、连片分布。聚落沿河呈曲线带状,或宽或窄,长宽比通常较大。各聚落组团之间的距离多为1000~2000m,典型者如濠浦村、吴江村。在南洋平原东部,土地开发时间多在元明清时期,因技术的成熟使得河渠呈现笔直规则的形态。

农田则呈连片带状分布,方向性强。在以舟楫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农耕时代,河渠交汇处常常是聚落选址的首选,聚落呈临水带状或指状,条带宽度在100m左右,多沿河一侧分布,在河道较窄处则跨河生长,聚落长宽比较大,且在聚落中心会形成局部团状,单个聚落组团面积相对较大。各聚落组团之间的距离较远,多为1000~2000m。典型者如华东村、金山村。
 
 
3)跨河型聚落多分布于南洋平原西部和九里洋平原,河流渠系较为规则,宽度窄,农田则连片分布。因河流较窄聚落常跨河分布,以桥梁相连,呈团状,各聚落组团之间距离在500~1000m。典型者如蒲坂村、厝柄村、李厝村。
 
3.2.4河迹聚落
 
河迹聚落地处木兰溪两岸,特别是木兰陂自张镇村段,因该区域内木兰溪时常改道变迁,留下了众多的牛轭湖,再而发育成弯曲的河流水系,开垦的农田也基于这样的牛轭形的河道而形成了放射状的肌理。由于沿岸土地的不稳定性,聚落往往无法形成较为聚集的形态,而是较为分散地分布于木兰溪两岸或河迹周边,面积较小。典型者如埭尾村、港利村。
 
3.2.5山麓聚落
 
山麓聚落多地处南洋平原南部和北洋平原东北部、西部的丘陵地带,山麓土地干燥,用水便利,可抵御洪涝灾害,是早期先民定居的首选,历史较为久远的聚落多源于此。部分丘底有河渠,河渠依山就势随等高线铺展,部分河渠较少的聚落周边开垦有大量小水塘以资灌溉。农田则环绕小丘开垦,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放射状。聚落多选址于丘陵边缘低平处,沿着小丘成环状或带状布局。典型者如黄石镇、江口镇、郑塘村、珠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