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3个行为分析方法 - PenJing8|盆景吧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3个行为分析方法
2023-11-08 21:43:41  浏览:0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
 
摘要:【目的】开展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和管控,是实现新阶段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精准化、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分区方法对于保护对象行为需求,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认识仍有限。
 
【方法】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采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和多种空间分析模型方法,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及保护需求,以及与人类行为空间交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behavior-basedapproachforrefinedzoningandmanagement,BAZM)。
 
【结果】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鹤系统为例,识别出黑颈鹤夜栖地最小接近距离400m缓冲区及重要湿地恢复区为核心保护区;辨识出保护区45%面积为生境维护区,保证黑颈鹤主要觅食区食源安全和维持人鹤共生系统,将文化体验区、风景展示区、传统生产区、综合服务区共同划定为一般控制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围协调区,协调黑颈鹤区域越冬和迁徙安全;最终提出3+N的细化分区以及精准化管控和适应性管理策略。
 
【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方法、推动精准化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自然保护地伞护物种与当地社区的空间作用机理及测度方法研究——以人鹤系统为例”(编号52208066);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拟建长江口国家公园重要物种保护与生产生活冲突空间识别与规划对策”(编号21YF14196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编号20FGLB014)
 
无论是传统三分区法还是现代二分区法①对自然保护地总体管控都具有明显效果,但保护地社区生计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且部分地区矛盾日益尖锐,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于强调野生动物保护、忽视社区利益诉求。对社区价值观、生存技能与发展能力现状的忽视,以及过于理想化的社区搬迁、限制、转型、生态补偿等政策,使得保护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反而激化了保护矛盾,这种现象具有国际普遍性,也是目前世界保护地积极改变保护策略、寻求保护地社区共生途径的原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同世界保护地保护机制变革基本同步,具有共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目标,与自然共生不仅是宏观尺度上的共生,还是在微观尺度上的共生,即动物行为与社区行为的共生,这是保护地保护管理的前沿科学问题[1-3]。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大山包)是以保护黑颈鹤为目标的高原湿地,黑颈鹤保护价值高、保护区内居民人口密度大、人鹤系统冲突与共生特征突出。

因此,本研究基于行为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以大山包人鹤系统为例,系统分析保护物种黑颈鹤行为和保护需求,以及黑颈鹤与当地社区行为空间的交互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behavior-basedapproachforrefinedzoningandmanagement,BAZM),以期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地分区理论和方法。
 
1理论基础
 
现代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management,EM)强调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保护地生态系统中物理、生物过程和人类过程的相互关系[4]。EM以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为导向,采取全局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观念来管理自然-人类-社会复合系统,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行为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撑,主要研究物种保护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学的生态学和进化意义,已经成为国际物种保护和保护地规划实践的重要理论[3]。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

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笔者提出的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通过系统分析保护对象不同行为领域和空间需求,进一步分析和揭示保护区物理、生物和人类过程的交互关系,识别人类干扰对动物行为的正向作用和负面影响。通过对人类负面影响行为管理进行管控,并制定针对性行为指标、开展持续监测,不断反馈,进行适应性管理(图1)。
 
2自然保护地分区方法研究进展
 
在自然保护地分区方法上,国际上整体呈现出科学性要求更高、分区需求以实现更精准化管控的发展趋势[5]。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地理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模拟预测或定量化评估。Marxan[5]、Zone、C-plan[6]等保护规划软件,以及NatureServeVista[7]等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保护软件也被大量运用于国际保护地的研究和实践中。

中国保护地功能分区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景观资源评价方法[8]、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9]、栖息地分布模型[10]、聚类分析、指标体系法[11-12]、层次分析法[13]、最小费用距离法[14]等。但目前这些分区方法多建立在类型学基础上,以资源类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析作为分区依据[15],对保护对象的精细保护需求,以及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的认识不充分,亟须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出发,能够更科学理解人-野生动物行为空间关系的分区方法[16-17]。
 
吴承照等[15]首次提出基于保护动物行为分析的管控分区方法,将行为生态学方法引入保护地规划,为中国国家公园管控分区提供了新的视角,推进了中国保护地规划和管理向细化分区和精准化管理的实践。该研究虽然提出了行为分析法的初步构想,但缺乏保护物种行为空间,以及与社区生计空间的定量化分析。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该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研究方法和技术框架

研究方法和技术框架
 
BAZM是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导向的分区方法,将人类看作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出发,通过更准确和科学地理解保护对象和人的交互关系,定量化、空间化识别保护物种和居民行为的空间需求,从而实现精准保护、细化分区和管控措施。具体技术路线包括以下5个方面(图2)。
 
1)确定保护对象和目标、识别分析生态单元。保护对象需具体明确,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旗舰物种群落及栖息地、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迹等。保护目标应遵循保护地设立的最核心价值,根据长期保护目标而设定。根据制约性生态过程和功能确定分析生态单元,可按分水岭、林冠线或流域划分。
 
2)识别保护对象行为空间及与社区、访客行为关系。以保护动物行为空间为主线分析保护对象行为特征和空间细化需求,分析与保护对象密切相关的居民生计行为、访客游憩利用行为和空间特征。
 
3)保护对象与人类活动空间交互影响评价。定量化和空间化评价居民生计行为和游憩利用行为对保护对象及其生境的影响类型和程度,同时明确保护空间需求和居民生产生活、游憩利用的冲突和机会。从规划角度最大限度地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协调物种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降低游憩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4)确定分区模式和划定功能分区。基于前期分析,确定适宜的功能分区模式。可采用3+N细化分区模式,即保护区内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并将保护区外与保护目标密切相关的外围区域划入外围协调区。根据具体功能需求,将每个分区划分为二级细化分区。
 
5)制定精准化管控措施,实施适应性管理。针对每个细化分区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管控措施。明确各分区的自然文化资源状态和访客体验的期望条件,形成适应协同展需求的管控措施和正负面行为清单,并对关键行为和指标进度进行动态监测,开展适应性管理。
 
4研究案例概况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
 
选取黑颈鹤全球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大山包)为研究案例点。该区域位于云南省昭通市(103°14′55″~103°23′49″E,27°18′38″~27°29′15″N),面积192km2(图3),金沙江、牛栏江从边界流过,是以保护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为目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大山包于1994年被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6年,曾被云南省政府列为云南省国家公园试点项目。

大山包地处黑颈鹤东线越冬区域的中心地带,是东部种群最重要的越冬地,也是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和集散地[18],近年来此越冬的黑颈鹤种群达1600~2000只。因历史缘由,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内有大量居民居住。据统计,截至2022年,大山包总人口达13717人,共3324户。大山包保护物种黑颈鹤价值高,保护区内居民人口密度高,是人鹤冲突与共生共存的代表性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