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杰出案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
摘要:中国正面临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更新的双重挑战。分析美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成功案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MoCA。
MASSMoCA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经典案例。认为MASSMoCA成功的方法在于共享遗产理念下城市遗产与城市更新的相互促进,即基于价值共享、空间共享、利益共享下的可持续更新路径。MASSMoCA的案例研究将为我国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MASSMoCA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经典案例。认为MASSMoCA成功的方法在于共享遗产理念下城市遗产与城市更新的相互促进,即基于价值共享、空间共享、利益共享下的可持续更新路径。MASSMoCA的案例研究将为我国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1概述: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可持续更新
1.1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更新的契机
工业遗产是城市转型中的重要资源。20世纪50—70年代,制造业的全球转移,使得西方城市中心工业街区陆续衰败,建筑闲置、街道破损、人口流失、邻里萎缩。为应对去工业化、郊区化和城市中心区的衰败,西方城市中心城区不得不经历长期更新和再开发的过程[1]。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街区的复兴经历了工业场所重建、工业建筑翻新、工业街区再开发、工业邻里再生和工业城市复兴5个阶段[2]。中心城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与后工业时代中心城区的复兴紧密相连。
1.2文献综述:工业遗产与城市可持续更新
城市可持续更新(SustainableUrbanRegeneration)通常指一个地区再生的过程中,整体关注经济、环境和社会,以及更广泛的生活质量等议题[3]。在城市中心的工业街区更新中,环境生态修复的考虑相对次之,经济、社会、文化成为探讨城市中心工业遗产的更新是否可持续的3个维度。
在经济层面,是否帮助减缓城市经济衰退、带动地块及周边街区的发展、推动创意阶层的出现,成为经济可持续的重要考核;在社会层面,工业遗产更新是否包含原住民或工人的参与、是否引发绅士化或加深社会阶层的隔离和不平等,成为判断社会可持续的因素;而在文化层面,更新后的工业遗产能否为艺术家、艺术产业、艺术组织提供可持续的支持,能否形成城市品牌、吸引游客、提升社区身份认同,是文化可持续的重要指征[5」。
国内不少文献对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案例进行研究。纽约苏荷区最早进入国内学者的视线,包括近年来的伦敦泰特美术馆、汉堡易北河音乐厅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6]。但这些国际一线城市的工业街区更新,对国内尤其是中小型工业城市的借鉴有限。德国艾森在保存建筑遗产结构特征的前提下,建造鲁尔博物馆、红点博物馆等文化建筑,成功实现内陆重工业城市向工业文化城市的可持续更新。但埃森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其遗产价值本身远非国内城市所及。美国纺织重镇洛厄尔的文化遗产公园路线、德国莱比锡棉纺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路径日对我国工业遗产的转型具有启发意义,但相似尺度、可供借鉴的案例在国内工业遗产的文献研究中仍相对偏少。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的转型研究开始逐步转向中小型城市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厂区以陶瓷博物馆作为工业遗产记忆载体,引入国内外艺术机构和院校,吸引工人和老艺术家重返瓷厂,开启城市更新之路[8]。景德镇的转型实践刚刚开始,能否实现长远的可持续运营还有待观察。但相关实践的出现表明,针对我国中小型城市工业遗产可持续更新的转型研究,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以美国偏远地区中小型城市工业街坊30年的更新历程为例,为我国中小型工业城市的可持续更新提供借鉴。
1.3案例研究的意义
美国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achusettsMuseumofContemporaryArt,MASSMoCA)是美国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①,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标志作品,也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杰出案例。自1999年第一期正式对外开放以来,MASSMoCA不断变化的展品和节目,每年持续吸引超过185000名游客慕名而来。2017年第三期正式开放,MASSMoCA自此成为拥有画廊、艺术表演场所、新媒体创作工作室和商业租赁单元的创意集聚区。MASSMoCA坐落在人口不到13000人的偏远后工业城镇,却已成为艺术家、策展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艺术展陈目的地。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MASSMoCA在工业遗产保护和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方法及路径,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