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山地带界壳特征解析与空间重构研究:多维价值导向下的城山边界思考
摘要: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以“划线”的方式切分空间要素。然而在真实空间中,城市所接壤的边界地带并非一根清晰可见的线条,而是一条混合过渡带,在具备建设功能的同时也融合了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属性。城市与生态的一刀切是一种“算账式”的思维模式,界内是城市,界外是自然,容易导致过度城市化、城市边缘化等极端现象。
且这一问题在近山地带尤为常见,面临着岩土植被开垦、建筑遮挡山体景观等诸多挑战。基于此,在揭示近山地带的空间本底逻辑与特征规律的基础上,尝试以界壳理论为切入点,从自然生态系统、宏观视觉景观、中观布局形态、微观公服职能4个价值维度对这条特殊的城山过渡带进行特征解析并建构评价模型。进而以威海为案例,基于多维评价结果找出导致景观遮挡、绿植带断裂、功能活力阻塞等问题症结,并提出优化设计策略和建设模式,为城山边界处的宏观设计和空间设计提供引导。
且这一问题在近山地带尤为常见,面临着岩土植被开垦、建筑遮挡山体景观等诸多挑战。基于此,在揭示近山地带的空间本底逻辑与特征规律的基础上,尝试以界壳理论为切入点,从自然生态系统、宏观视觉景观、中观布局形态、微观公服职能4个价值维度对这条特殊的城山过渡带进行特征解析并建构评价模型。进而以威海为案例,基于多维评价结果找出导致景观遮挡、绿植带断裂、功能活力阻塞等问题症结,并提出优化设计策略和建设模式,为城山边界处的宏观设计和空间设计提供引导。
1国土空间应对城市与生态自然边界的思维模式及困境
当前的空间规划体系通过三区三线的划定来抑制城市的无限扩张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围墙式的城市开发边界线把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严格切分开[1],变成建设用地、保护农田等拼贴而又相互孤立的板块。然而在真实的国土空间中,城市与相邻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是一个融合的整体,相互接壤的边界地带也并非一根清晰可见的线条,而是一条混合过渡带,其在具备城市建设功能的同时也融合了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属性。传统“一根线式”划分国土空间要素的边界切分方式[2],是一种“算账式”的思维模式,导致“界内是城市,界外是自然”,经常出现过度城市化、城市边缘化等极端现象[3]。
上述问题在城市近山地带尤为突出,例如,无序扩张建设造成生态的低势位,土方的开挖及填平引起城市与生态系统的生硬对立;高强度、排兵营式的空间形态布局导致空间形态单调僵化,打破自然的山体地势肌理;忽略了山地景观特色营造,导致近山却无感知、无景观[4]。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景观和环境3个方面。李方正[5]、王峤[6]等分别从生态适宜性、韧性城市等角度,针对生态脆弱及山地自身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了评价设计策略;朱捷[7]、李敏稚[8]等聚焦于山地视觉景观的营造,从景观文化、景观触媒、景观分层等不同视角探索山地城市的景观设计方法;曾穗平[9]、曹珂[10]等则是把人工与自然因素相结合,探索沿山地带的微气候提升、空间场地改造等环境优化策略。目前,现有研究多以宏观视角为出发点,对于山和城相交界的建设边缘带关注较少,而这往往是矛盾最为激烈的地带。同时,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山地生态或城市的某一视角,而近山地带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需要以多目标为导向。
因此,本文在揭示近山地带的空间本底逻辑与特征规律的基础上,尝试以界壳论作为切入点,将自然生态系统、宏观视觉景观、中观布局形态、微观公服职能作为近山地带空间评价的基本价值导向,并建构多维界壳评价模型,以进一步对近山地带进行特征解析,并指导后续的宏观设计和空间设计(图1)。
2城市近山地带的空间本底逻辑与界壳特征
2.1城市近山地带的空间本底逻辑
城市近山地带是直接与自然山体相连、坡度缓和、集中连片分布的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坡度在8°以内且面积大于2hm2,位于山地系统的边界[11]。坡度缓和的山林地势形态与依山就势的城市建设模式造就了其复杂的形态风貌,这种自然与人工因素的相互碰撞造就了其复杂多元的空间形态本底。其中,山坡型、山夼型和山坳型是常见的3种形态模式。山坡型近山地带的山地系统整体坡度缓和,建筑沿等高线顺势建设,是最常见的近山地带形态模式,多分布于四川、重庆等多山地带;山夼型近山地带则位于两山之间的缓坡谷地,可总结为两山夹城之势,如甘肃兰州等城市;山坳型近山地带则布局于山的拗口,形成一山相拥之势,如台湾九份等。
2.2近山地带的界壳化特征及界壳效应
近山地带是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交界地带,基于曹鸿兴先生提出的界壳论[12]观点可以发现,近山地带呈现出明显的界壳化特征。近山地带构成了山、城2个系统之间的“周界”;其中承载城市与山地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的部分则称之为“界门”或“通道”[13],表现为自然地形、植被绿楔对城市的渗透过渡,山地景观和城市景观的相互交融,以及城市公共功能的定量承载、近山地区的可达性等;其中对2个系统启动阻隔作用的则称之为“界壁”,如阻挡景观视廊的高层建筑、人流滞塞的封闭小区等(图2)。
近山地带界壳不仅对城市系统与山地系统起到了边界阻隔的作用,同时也为物质、景观、生态等要素在城市与山地系统间的流动提供了媒介。因此,近山地带不仅体现出划分物质形态与规划意识的边界效应,同时也体现了系统共享的开放效应与互动效应。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只保留了其边界效应,而忽略了系统之间的开放互动,界壳特征是残缺的。需要应用界壳方法促进山地与城市系统之间的双向流动,实现空间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