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威海孙家疃地带的多维界壳评价与空间重构
4.1威海孙家疃近山地带的现状问题
威海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东端,地形起伏缓和,属于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近山地带在威海极为常见。孙家疃便是其中典型之一,连绵的城山环抱格局兼具城市与山地特征,并且在围墙式的城市开发边界和毫无二致的城市开发模式下,建筑“一刀切”式的控制方法造成城市和山体截然分开、山海城景观格局被遮挡等诸多空间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山地城市所面临的共性难题。
4.2近山地带多维界壳评价
结合多维界壳评价模型中提出的指标算法(表1),对孙家疃识别出的40个近山街区从生态、视觉、功能、形态4个维度进行开放度测算(表2)。所用数据来源为威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矢量地形图数据及业态POI大数据,并结合最新的1:2000遥感影像对现状建设情况进行校核。
4.3空间引导分区划定及界阻点识别
1)空间引导分区划定。
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孙家疃片区4个维度界壳的薄弱区域(图4),叠加并连绵成片后最终形成7类空间引导分区:生态修复区、形态优化区、功能开放区、形态-功能复合优化区、生态-形态复合优化区、视觉-形态复合优化区、生态-视觉-形态复合优化区(图5)。
可以发现,孙家疃近山地带多是住宅和低端工厂,由于住宅的无序高密开发模式导致山体被住宅侵占包围,城市建成区和山体泾渭分明,致使缺少景观通廊控制。同时,部分低端制造业工厂分割城市和山体,城市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近山地带失活。因而导致了孙家疃近山地带以形态优化区、视觉提升区等空间引导分区为主的特征。
2)界阻点判定。
以孙家疃东部片区为例,空间引导划定之后,根据每个街区内4个维度的界壳开放度数值,结合实地调研,综合判断该地区的生态、视觉、形态、功能等界阻点类型。这些界阻点并非涵盖了整个地块,有些是居住组团、老旧厂区,也有的是破坏景观视廊、三维形态的某个高层建筑,或导致交通不可达的某个T字路口等。
例如,37号街区内存在多类界阻点(图6),街区南侧为了建造联排别墅导致超过45%以上的岩土被开挖,生态破损严重。街区内的50m高层住宅与周边形态差异巨大且直接嵌入山坳腹地,在形态上破坏了随坡就势、小而错落的整体形态关系。并且,建筑是东西向排布,面宽超过330m,导致多处观山点的视线廊道被遮挡。此外,街区内的道路多为断头路,可达性差且缺乏通山的慢性步道,以及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空间,导致难以形成与近山空间的功能共享和活力互动,降低了近山地带的空间活力。
4.4界壳重构:近山地带建设的优化策略与模式探讨
1)以多维价值为导向的城山空间优化目标。
在发展目标制定阶段,对该地带从生态、形态等不同价值维度提出不同优化目标与实施策略,具体包含生态修复区、形态-功能复合优化区、生态-视觉-形态复合优化区等7个区域。例如,分布于孙家疃北部的生态修复区,北侧现状山体岩石裸露,提出提升针阔混交林面积,选取黑松、侧柏等当地植被的目标策略;西侧的视觉-形态复合优化区,高密度的住宅群落遮挡了城市望棉花山的景观视廊,局部高层破坏了近山地带的景观形态,提出打造与城市相连的生态景观廊道等目标策略。
2)基于空间引导分区的景观形态优化。
在明确优化目标的基础上,聚焦片区尺度,对各片区的景观结构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法。以东部片区为例,提出“一带四廊多簇”的景观结构优化方案(图7)。其中,“一带”为近山界壳开放带,打造沿棉花山的生态开放带,以起到连接山地与城市的作用,并通过增设多处界壳开放点打通山城联系,形成一条可“呼吸”的生态带。“四廊”为垂直于棉花山方向的4条复合廊道,彰显随坡就势、错落有致的近山风貌,将慢行生态绿地进一步延伸向城市,并形成开敞的观山景观视廊。“多簇”为多维界阻修复簇群,针对界阻点集中的街区提出具体的更新优化要求,指导下一步景观空间的详细设计。
3)基于界阻点的景观空间详细设计。
针对界阻点自身的特征问题,在量化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空间景观详细设计以解决不同问题。例如,大量岩土开垦、竖向形态突兀的37号街区,为了防止生态被进一步破坏,将原本的住宅置换为绿地,并将挖湖的岩土填平北侧的挡土墙,打造坡地公园;沿轴线两侧置入观山服务等业态类型;同时,在高层建筑前打造山景生态村,实现高度的逐层下降以顺应地势地形。除此以外,还包括39号街区的坡地步道设计以打通城与山的活力,29号街区的空中廊桥设计来提高观景扇面,以解决垂山廊道阻断、山体景观遮挡问题等(图8)。
4)建设模式与空间形态组合。
针对威海近山地带生态肌理破碎、景观廊道堵塞、功能开放不足等问题,提出4种建设模式及对应的空间形态组合方式。
(1)嵌山叶状模式:生态肌理自然延续(图9)。适用于山坳型近山地带的建设,以生态绿地为叶面、建筑为叶脉,使山地系统的生态绿地充分渗透进建设用地,能够应对生态系统延续性不足、形态肌理破碎等问题。
(2)随坡就势模式:覆土植被最小破坏(图10)。适用于山坡型、山坳型近山地带建设,沿等高线对建筑进行形态布局,以达到最小的土方工程量,控制山地覆土植被的破坏。
(3)垂山通透模式:山体景观最大彰显(图11)。适用于山坡型、山夼型近山地带建设,垂山通透型建筑布局需在建筑之间打造面向山地的景观视廊,以确保城市和山地之间的景观互动,应对山地特色不显、建筑遮挡等视觉景观问题。
(4)有机生长模式:山城功能良性互动(图12)。适用于山坡型、山坳型近山地带建设,基于山地系统的自然禀赋,在近山地带合理布局公共性功能的建筑,以达到山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结语
界壳论为城市近山地带的空间优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威海实践,让我们对于多维界壳评价模型的现实意义有了更大的信心,也有一些总结与反思。如何丰富和完善多维界壳评价模型,如何将这一套评价方法和优化策略与当前的空间设计实践场景深度结合起来,并嵌入既有的规划管理工作流程中去,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提出的多维界壳评价与重构,不仅为探索应对近山地带复杂环境的新途径,更为抛砖引玉,推动城市与山地环境的共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