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营造在北京冬奥会区的应用实践 - PenJing8|盆景吧
无障碍环境营造在北京冬奥会区的应用实践
2023-10-11 21:55:26  浏览:0
无障碍环境营造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延庆赛区的应用实践
 
2016年,在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筹办之初,北京冬奥组委就明确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筹办原则,确保达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2018年9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发布,该指南以《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指南》和中国现行无障碍相关国家标准为基础,以往届奥运会无障碍指南为参照,用于指导场馆和设施的连续无障碍建设,以期形成从城市到场馆的连续无障碍环境系统。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还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进行辅助说明。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规划核心区1513.7hm2,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媒体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区。赛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围绕“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即“山林掩映中的场馆群+绿色生态可持续冬奥”的理念展开,打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场馆。建筑、景观、赛道的联合创新设计,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运动员的参赛体验、丰富了观众的观赛感受;在工程建设上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自然环境的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有机结合,在满足奥运赛事需求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融于自然山林的绿色冬奥赛区。
 
延庆赛区规划响应了“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办赛理念,结合延庆赛区尺度大、海拔高的特点,根据参赛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对场地的无障碍环境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坐席、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电梯提示盲道、低位服务台、无障碍标识、无障碍打蜡房、无障碍缆车系统等设施的赛区全覆盖,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无障碍环境。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特点可总结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无障碍环境营造在北京冬奥会区的应用实践
 
1高海拔、广面域的无障碍系统规划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用地范围432.4hm2,是本届赛事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场馆,最高点位于小海坨峰(海拔2198.38m),场地海拔落差约为960m,山体坡度大多在40%以上。场地内各类雪道依山就势,呈链式布置;出发区、结束区等设置于相对平缓的场地上。结合高海拔、广面域的场地特点,系统地规划了场地的无障碍环境体系,各区域之间以技术道路和索道系统为主要连接方式,将技术道路与不同类型的无障碍吊厢、吊椅索道和T-Bar等交通设施相连接,满足了不同区域间的无障碍通行需求。
 
赛区内所有停车位均为临时停车位,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按赛时需要规划;同时设置无障碍卫生间20个、无障碍电梯18个、无障碍坡道16条;竞速与竞技2个结束区分别设置了无障碍坐席30个及35个,占比2个结束区总坐席数量的1.2%以上。
 
2装配式、轻干扰的无障碍临时设施
 
考虑到山地环境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敏感的特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大多采用装配式、轻干扰的临时性设施进行搭建,便于赛后拆卸与材料再利用。在保证安全、便捷的前提下,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看台、无障碍电梯等设施均使用了装配式轻钢结构,以及木材、成品集装箱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自重较轻、易于搬运、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同时,考虑到冰雪天气的防滑要求,通过在无障碍设施上铺设椰棕毯、橡胶地垫等措施,加大摩擦系数,保障使用人员安全。
 
3重复合、高效率的无障碍设施保障
 
安检广场位于赛区门户位置,是赛时观众、运动员集散的重要空间,承载着观众落客、安检、缆车换乘等一系列功能。在存在11m高差(高程907~918m)的局限空间内高效合理地融入多种功能,同时满足无障碍需求,是项目设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基于对人流量的计算与研究,安检广场内共设置了2组无障碍设施,每组设施包含无障碍坡道1组、无障碍直梯1部、扶梯2部(1上1下),形成主动、被动设施复合的无障碍系统,有效提升了无障碍设施的运转效率,同时可以预防由于极端天气等因素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场地的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了场地内27棵保留树木的位置及标高,并与之相结合,分解场地高差,灵活布置坡道、台阶与电梯系统,将无障碍设施创新性地融入场地环境之中,增强了设计的复合价值。

无障碍环境营造在北京冬奥会区的应用实践
 
4人性化、景观化的无障碍环境设计
 
延庆赛区的冬奥村与其他赛区奥运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空间局促、高差大。用地范围内山体高差关系复杂,高程处于900~983m之间,南北高差约为42m,东西高差约为30m,最大水平距离约304m,平均坡度约10°;同时场地内存在小庄科古村遗址及大量保护树木。为体现中国传统山居园林文化,项目设计提出“山林行居、六盛构景”的概念,打造自然、建筑、园林一体的山林聚落,将室外游园步道进行架空处理,并与无障碍设计相结合,将无障碍设施景观化,增强人性化特点,提升体验度。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主广场是赛时观众的主要观赛体验场所之一。广场空间布局依山就势,逐级的退台形成了4个高差不同的观赛区域,无障碍坡道将各区域进行了有机的串联。同时,项目设计模拟了山体的褶皱形态,构成景观化的无障碍坡道,与建筑交相呼应、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