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
摘要: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多层次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解读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价值内涵及其保护与发展的局限,从价值认知、规划制定和多方共治3个层面构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框架。
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识别乡村景观在生态、农业、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乡村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策略,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识别乡村景观在生态、农业、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乡村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策略,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笔者依据世界遗产官网(whc.unesco.org/en/list/)信息统计,发现在中国已登录的1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和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地中,有13处位于“胡焕庸线”以东的人口稠密区,这些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均包含一定数量的乡村景观,与社区居民生计密切相关。
乡村景观作为文化景观遗产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珍贵的遗产价值和发展潜力[1]。长期以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受到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两套独立并行的规划体系统筹,二者在内容和对象上有所重叠,但在协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局限,导致乡村景观人地分离、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推行“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促进自然保护地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并轨”,优化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资源配置[2]。如何认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多元价值,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弹性精准的乡村规划和多方共治策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1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多元价值认知
1.1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解读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乡村景观属于有机演进类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3]。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onMonumentsandSites,ICOMOS)在《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PrinciplesConcerningRuralLandscapesasHeritage)中将乡村景观定义为“人类通过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狩猎和采矿等多种生产方式与自然互动而形成的陆地及水域”,该文件同时指出“所有的乡村地区都可以作为遗产进行解读”,因此延续乡村景观的多元遗产价值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服务、文化支撑与经济收益[4-5]。
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主要表现为因地制宜的聚落模式、可持续的农业系统、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地域性的审美特征。聚落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知与资源利用智慧,包含独特的乡土建筑、农田布局、水网结构和防御设施[6];可持续的农业系统能够促进土壤保质和物质循环,向社会稳定地输出食物、木材等农业资源,也能为众多物种提供栖息地[7];乡村历史遗迹承载了地方记忆,对塑造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8];富有韵律的农田和聚落肌理给人以优美的视觉体验,能够引发诗意栖居的情感共鸣[9]。
1.2乡村景观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贡献
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IUCN)提出的保护地体系(图1),乡村景观具有国家层面价值和地方层面价值[10]。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呈现出自然与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与自然遗产的关联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乡村景观承载了世界遗产价值。世界自然遗产地内众多的山峰、溪流、动植物栖息地等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universalvalue,OUV)载体位于乡村范围内,与乡村景观形成了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例如,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的乡村大多以石英砂岩峰林为屏障,当地的土家族居民认为靠近山峰能够得到山神庇护,靠近水源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乡村聚落与山水基底建立了密切的精神文化关联和资源依存模式。
2)乡村景观展现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原住民基于自然环境,创造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和民族文化、可持续的农业系统和独特的景观风貌。经过长期实践的农识经验能够引导原住民有序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并以民俗歌舞、节日庆典等形式代际相传,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中国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发挥乡村景观对生态文化系统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实践策略,例如结合乡村布局设立小流域生态廊道和动植物保护路线,探索乡村与世界自然遗产地共生模式[11];优化农业系统与自然资源的空间关联,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安全与可持续生计[12];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历史格局、文化习俗和发展需求,提升文化教育水平,并引导居民就业[13];识别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要素,引导乡村布局与自然环境协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