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 PenJing8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2023-09-19 09:02:47  浏览:0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是3种类型沙地圩田生成机制与分布特点差异的主导性因素(图4-1、4-2);政治经济等人为因素的介入,是导致单一类型沙地圩田在自西向东开垦过程中水网密度和聚落分布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图4-3)。
 
3.1早期内陆地带的沙地内圈圩田
 
沙地内圈圩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平原的沿江靠近内陆地区,由于冲积平原的岸线具有东扩特征,东部圩区的形成时间要普遍晚于西部。此类型圩田最早于3世纪形成于安徽省中部皖水入江口沿江地带,《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载:“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斛,即此圩也……”[2]根据长三角平原岸线演变过程可初步推断,此类型圩田最晚形成于南通附近扶海洲、胡逗洲与古沙嘴之间的长江泓道。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从3世纪开始直至10世纪,古泓道在沙洲并岸淤积成低洼平地后[35-36]②,深槽仍保持一定的水深而成为湖泊,其间有河流贯通,直至17世纪中叶仍残留串珠状湖泊,人们的围垦活动也在持续进行。
 
不同区域的沙地内圈圩田因形成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较长,景观形态略有差异,但景观结构无明显变化。由于早期长江携带的泥沙量均衡,人口数量增长稳定,因此整体的水网结构与聚落密度、空间离散度都较为接近。
 
3.2中晚期滨江地带的沙地外滩圩田
 
沙地外滩圩田均分布于内圈圩田外侧的沿江区域,比同区域范围内的内圈圩田形成时间晚。在长江岸线推移的过程中,江中大小沙洲坍塌,淤涨接连不断,开始逐渐由西向东束狭,因此该类型圩田也是自西而东形成的。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长三角起点处南京河段的江中沙洲从7世纪开始出现[37],此后不断有沙洲浮出江面,历经坍塌、淤涨、稳固和并岸的过程。沙地外滩圩田的东部端点位于常熟滨江地带,18世纪初常熟西北江中陆续出现沙洲,赵翼有诗《望寿兴沙》云“沙洲涨出海中央,争筑圩田在渺茫”,这些沙洲直至19世纪中期才完全与南岸相连,至此向东再无此类圩田景观的踪迹。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以扬州—镇江为分界,东部的沙地外滩圩田水网和聚落密度远高于西部地区。原因是南宋建安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淮,扬州东部的三江营便是黄河、淮水并流的入江口,700年间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导致长江河床淤积速度显著加快。此时长江下游人口数量因政治经济等原因也开始激增,快速淤涨的肥沃滩地成为人们竞相围垦的地带,致使沙地圩田的开垦速度也远高于往日,聚落水网密度明显增高。
 
3.3晚期入海口地带的江口新垦圩田
 
江口新垦圩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最东侧的江海交接处,形成时间最晚。13世纪中晚期随着长江入海口几个大型古沙洲的并岸,稳固的古沙嘴岸线扩展到了今启东市以东区域[38-39]③。17世纪末长江主泓南移,江北岸开始大量涨积,古沙嘴以南江中开始有新的沙洲出现,最初这些沙洲相互不连接,滩地发育也较为不稳定[40],只有崇明沙洲出现了少量的圩田开垦。18世纪初崇明沙洲上居民首来海门地区垦殖,此后长江入海口地区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海门地区人口数量在这一时期大幅增长[41]④,至20世纪中期沧海变为万顷良田。

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
 
江口新垦圩田,水网聚落结构由西向东密度逐渐提升且愈加规则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江口地带沙地的稳固与开垦呈自西向东发展的趋势,在地貌发育的同时人口也迅速增长。由此可见,该类型圩田自西向东水网聚落结构的密度提升与各个时期人口数量的增加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越靠近东部滨海地区的土壤含盐量越高,更加密集的水网也有助于利用潮汐促进土壤脱盐。